芍藥坐在路邊的石頭上,苦著臉道:“員外,我們走了幾日,著實有些走不動了。路上聽人說,契丹的耶律重元已經被杜待制打走了,俞都監被辦了,我們不如回唐龍鎮去。”
嚴員外道:“我在東勝州自有店鋪,為何要回唐龍鎮?等到一切平定,做時生意再回。”
巧巧小聲道:“員外,那我們姐妹怎麼辦?”
嚴員外道:“我偌大宅子,你們去做個使喚丫頭,又有什麼不好!”
巧巧看看芍藥,再不敢說話。她們這個年紀,被關幾年,每日淨是些不好的事,想法早已跟普通人不同。若是普通人,不過是出城時吃了一頓飯,換了一身新衣,事態平息下來早就離開嚴員外了。但這兩人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什麼樣子,糊里糊塗就跟著嚴員外,說到東勝州,就跟著走。
正在這時,北邊傳來隆隆的馬蹄聲,煙塵裡面翻滾著看不清多少契丹騎兵的身影。
嚴員外見勢不好,急忙拉著巧巧,帶著其他人向路邊小山上跑去。到了山坡,就看見從北邊來了不知多少契丹大軍,一眼都看不到頭。馬蹄隆隆,煙塵翻滾,一路向南邊的唐龍鎮而去。
有人躲閃不及,被騎兵捲入了塵土裡,千軍萬馬踩作肉泥。
嚴員外看得膽戰心驚,急忙問北邊跑過來的人:“哥哥,怎麼又有北朝兵馬?”
那人道:“北朝官家聽說唐龍鎮吃了敗仗,親自點起兵馬殺來,非要血洗唐龍鎮不可!後邊北朝軍兵漫山遍野,到處搶人,你們還是早早躲進山裡去!不然被捉住,男的為奴,女的為妓!”
嚴員外聽了不由著急,自己雖然在東勝州有房屋店鋪,說起來是契丹人,可契丹人打仗的習慣,可不管這些。路上劫掠所得,不管是財物還是人口,都是將領的私產。大軍所過之處,除非軍紀約束,不然什麼都會被搶一空。這裡沒有出谷,理論上歸屬唐龍鎮,不是契丹土地,碰上軍兵必然被搶。
萬般無奈,嚴員外只好帶著兩個姑娘,還有其他隨從,向山裡面躲避。
一邊走,嚴員外一邊訓斥芍藥和巧巧:“看見沒有?你們還要回唐龍鎮,不是自尋死路!杜待制雖然敗了耶律重元,不過是趁北國兵馬不備,以多打少而已。現在北朝官家親自帶著大軍前來,杜待制再是厲害,手下官兵再是勇猛,又如何抵敵得住?躲過了這一劫,隨我回東勝州是正經。”
唐龍鎮裡,杜中宵正在處理文牘,遊騎急急來報,契丹大軍再次從東勝州大舉南下。
放下手中事務,杜中宵急急請了石全彬和幾位重要將領到自己帥廳,商量此事。
已經趕到唐龍鎮的劉幾聽了遊騎所報,不由皺眉:“按現在得到的訊息,契丹國主帶了十萬重兵南來,要與我們爭唐龍鎮。雖然剛剛敗了耶律重元,但我們終究人數太少。這兩天炮兵到了,全軍到齊,也不過三萬人。以三萬對契丹十萬虎狼之師,這仗可不容易打。”
石全彬道:“不只十萬。現在的訊息是十萬,東勝州和雲內州尚有大軍十餘萬。契丹是以傾國之兵攻党項,數十萬大軍雲集河曲之地。
劉幾搖了搖頭:“這了一座唐龍鎮,契丹真要跟我們大打一仗?此事當立即上奏,我們緊守。”
杜中宵道:“報當然是要上報的,但我們守城,三萬對十萬,數量不少了。不管怎樣,保住唐龍鎮不失,朝廷即使不發兵救援,契丹又能待到幾時?”
石全彬小聲問道:“如果契丹不在唐龍鎮這裡止住腳步,南下劫掠火山軍幾州呢?”
杜中宵道:“那有什麼辦法?敵兵來了,我們打就是了。只要唐龍鎮不失,契丹人敢南下,不想回去了嗎?這幾日多派遊騎,每隔兩個時辰,報一次軍情!”
耶律重元敗走過了黃河,杜中宵沒想到耶律宗真會親自帶大軍南下,實在過於孟浪。杜中宵這裡三萬兵馬確實不多,但據城而守又要多少人?契丹總不能真縱大軍南下幾州劫掠,那大戰就無法避免。想來想去,只能是契丹剛剛打服了党項,在唐龍鎮一敗失了面子,不顧一切要找回來。正好收兵,河曲幾州聚集了大量兵馬,不必徵集,順便南下來打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