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州城裡,耶律頗得聽說回來兩個膽子,大喜過望,命迅速帶到官廳來。
孫東和唐喜進了官廳,一起行禮。道:“小的們奉知州之命,到宋境去探聽訊息。一路上都小心翼翼,分外用心。一連五天工夫,幸不辱使命,今日歸來。”
耶律頗得道:“這幾日派出了五撥探子,只有你們回來,足見用心!訊息如何?快快說一說!”
孫東悄悄看了唐喜一眼,暗自得意。果然那些到平地的探子,都沒有回來,只有自己兩人,還不是隨便說?真的假的攙在一起說一說,想來必有重賞。
拱手道:“小的們沿著山路南下,走了兩天工夫,才見到人家。說自己是山中打獵的獵戶,在那地方住了一夜,倒是聽說不少訊息。”
耶律頗得道:“有什麼訊息快快說來!此次你們立了大功,必有重賞!”
孫東聽了大喜,道:“小的們在宋境過了一夜,聽說了許多訊息。現在宋境之內,平地都已經堅壁清野,百姓俱都集中到了各城之中。凡路上的行人,必是官府人物,商賈不通。處處都有軍兵巡邏,要道俱有官府把守,一有百姓,就先押入牢中。”
聽了這話,耶律頗得嘆了口氣:“不想宋人如此狠戾,不許百姓出城,卻是失算了。許多探子有去無回,想來都漏了行藏,被宋人收押了起來。——你們還有什麼訊息,一一說來。”
孫東心中一陣興奮,道:“只有山區不同。無法築城,沒有獵戶巡視,怕有人偷偷入境。是以山中的人家,還路平常一樣。他們依然打獵,不過要替官府巡視地方。”
耶律頗得點了點頭,道:“你們都是生面孔,有沒有被宋人查問?”
孫東道:“小的只說是山中獵戶,因為住得偏遠,是以面生。那些宋人倒沒有細問,只是告誡不要出山去,那裡已道路不通。小的看不是辦法,問了些訊息,便就返回來了。”
耶律頗得急忙問道:“什麼訊息?宋人在南邊有多少兵馬?到底如何佈置?”
這些話孫東早在路上想好,道:“南朝在保州有五萬兵馬,駐紮各城,守得極是嚴密。後邊定州還有五萬兵,據說已經整裝,準備全軍北上。如果本朝攻保州,他們有十萬大軍守在那裡。”
耶律頗得點頭:“不錯,宋人本該如此。定州北邊多大山,兵馬多了無益,該守保州才是。不過保州邊地,駐十萬大軍,他們的糧草哪裡來?聽說宋人有鐵路,可以跑火車,你們可曾見了?”
孫東忙道:“小的們是在山裡,哪裡能見到?不過小的問宋人,他們倒是真有出去坐火車的。說那車是個鐵疙瘩,跑在鐵路上,似風一般地快。後邊拉著長長几十丈的車輛,裝滿貨物,也不知道一車能裝多少。小的聽他們說,只有鐵路,便就不愁前方軍兵乏糧。”
耶律頗得微微點頭,心中覺得難辦。這個年代,由於運輸困難,不是戰爭時期,很少會在一地駐紮大量軍隊。如若不然,僅需要糧草,就難解決。宋朝以前在河北路,軍隊大多都是在二線分散駐紮。前方在險隘處設城寨,一旦發生戰爭,城寨拖延敵軍行動,後方軍隊集結救援。現在不同了,由於鐵路修到了沿邊,大軍沿鐵路駐紮,直接頂到了邊境。
契丹軍隊善長機動作戰,不善攻城。宋朝在邊境大量建造城池,駐紮重兵,反倒讓契丹人無法下手了。宋朝又在幾十裡內堅壁清野,不攻下城池,契丹根本不敢深入。一旦深入,前方搶不到糧草,後邊有宋軍斷後路,生死難料。
涿州的楊績因為去年被宋軍滅了一萬大軍,一心想著報仇雪恨,上奏多有不實之詞。倒是易州耶律頗得,對前線形勢很清楚,一直不主張此時對宋軍開戰。
又問了些訊息,孫東隨口亂編。他編的有一個原則,說的不是瞎說,而是根據自己聽來的傳聞,或真或假。諸多訊息有真有假,讓人挑不出毛病。
聽孫東說完,耶律頗得吩咐賞了兩人賞錢,吩咐他們出去。一個人坐在官廳裡,愁眉不展。
此時契丹點兵已經完成,大量部族軍隊正向幽州進發,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不過,耶律頗得聽了孫東探來的訊息,憂心忡忡。看現在樣子,契丹要想突破邊境已是難上加難,數十萬大軍到幽州,又該如何?打不贏可以退回去,幽州可慘了。
看看天色尚早,耶律頗得吩咐了屬下,帶了一隊士卒,騎馬北上,去見南京留守耶律仁先。第三天早上,進入析津府,到了留守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