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兼濟道:“先前耶律貼不率軍攻曲陽,是知縣私自開城門,才導致城池失守。從現在契丹攻的長城口來看,只要堅守,契丹人想突破就沒有那麼容易。”
杜中宵道:“當時守曲陽的將領,現在怎麼樣了?”
劉兼濟道:“指揮使高敏,在城池破了之後,帶了數百士卒逃回定州。當時因城池失守,把他拿了審問。現在一切清楚,與他其實沒多少關係,還關在牢裡。”
杜中宵道:“既然與他沒有關係,便就放了,該用還是要用。對了,私開城門的知縣如何了?”
“被契丹人抓住。後來我們重佔曲陽,他死於亂軍之中了。”
聽了這話,杜中宵道:“如此倒是便宜他了!因為曲陽失守,後來發生了多少事情!城中的百姓悉數被殺,又有一千餘契丹騎兵南逃,破六十餘村,殺八千餘人!此事你寫清楚,由樞密院發往各地,為地方官之戒!契丹不擅攻城,只要守將不慌,他們辦法不多。”
劉兼濟叉手稱是。
杜中宵對賈逵道:“你佔了飛狐,那裡現在如何?契丹有沒有派兵攻打?”
賈逵叉手:“回太尉,末將在飛狐這些日子,一切平靜。契丹雖然有大軍在易州,卻並沒有派人進山。北邊的蔚州兵馬不多,也沒有動靜。”
杜中宵點了點頭:“飛狐在深山之中,物資運輸不易。你五萬大軍,在那偏僻之地,實在太過不方便了。給你五天時間,妥善安排,留下五千人駐守。其餘大軍,全部都到定州來。”
賈逵叉手稱是。問道:“太尉的意思,要反攻契丹大軍了。”
杜中宵笑著搖了搖頭:“這個時候,怎麼反攻契丹?你們都知道,此次契丹南下,部族兵馬有四十萬之多,還有三十萬州縣徵調兵,一共七十萬大軍。曲陽滅了三萬,其實對契丹人沒有大的影響。現在攻長城口的,有五萬人。還有三十萬大軍,在邊境未動。也就是說,契丹人還沒有用全力,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接下來會如何。此戰我們守,契丹人攻,當然要等契丹大軍動起來,再想辦法。”
竇舜卿道:“末將想來,保州、廣信軍、安肅軍,三地不遠,聯在一起,不易對付。契丹人可能還是在等河流湖泊冰封,而後大軍去攻雄州。那裡地方更大,城池也不如保州一帶密集。”
杜中宵點了點頭:“是有這個可能。今年閏臘月,天氣較暖,河流一直不方便過大軍,契丹人只能在幽州等待。現在攻長城口,可能只是試探,吸引我們大軍去援。他們不擅攻城,最利於野戰,還是想在野戰中找尋時機。天氣冷下來,利於大軍行動了,應該還是引動我軍。”
劉兼濟道:“邊境城池密佈,又堅壁清野,如何引動我軍?”
杜中宵道:“堅壁清野,也只有幾十裡。契丹人真正下了決心,帶幾日糧,也就過去了。現在最要緊的事情,是要防契丹大軍突然南下,越過邊境幾州,從小路深入州縣。所以各軍要早早做好準備,一旦契丹人繞過邊境南下,及時攔住。”
眾將一起稱諾。
賈逵道:“我自代州來時,火炮等重武器全都沒帶,輕裝而進。現在到了定州,軍中還是缺少火炮等物。還請樞密院發令,讓代州把我留在那裡的重武器,用火車運過來。”
杜中宵道:“馮延己對此事並不關心。這樣吧,你派一千人去代州,把武器運來。你軍中的,還是你派人去運比較好。左右有鐵路,路上也費不了多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