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23章 軍令軍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3章 軍令軍政 (1 / 2)

二月底,狄青率大軍陸續回京,分駐開封府周圍。沿著鐵路線,分佈在兩三百里範圍內。

滅了党項,是滔天大功,一時間京城裡熱鬧非常,百姓都擁到御街,看狄青等人回朝。文彥博帶領文武百官,迎出城外。皇帝在宣德門設宴,款待立功歸來的將士。

一連三日,都是各種慶祝活動,正常朝會都停了。此時省試過了的舉子,還有省試落第準備參加軍校考試的讀書人都在京中,看了這熱鬧景象,各自聚會歡飲,寫了些詩文,讚歎此次蓋世武功。

三日之後,杜中宵下了早朝,剛剛到樞密院坐下,就有小黃門來,下旨立即入宮議事。

到了崇政殿,行禮如儀,杜中宵落座。看看四周坐著的,除了幾位樞密使副,還有宰相文彥博和韓琦,參政王堯臣和張方平,翰林學士歐陽修、胡宿和王珪。樞密院下首,坐著新回京的狄青。

賜了茶湯,趙禎道:“党項新滅,興靈、河西、橫山再入版圖,實是朝廷之福。近日河東路經略龐籍來報,言契丹耶律洪基已近大同府,耶洪重元等人驚恐莫名,急尋去路。建議朝廷出兵,乘契丹內亂之時佔些土地,以為未來計。”

韓琦捧笏:“臣離開河曲路時,已命楊文廣用意於大同府以北德州,趙滋、劉幾和賈逵等人用意於南邊朔州,只等朝廷一聲令下,就可盡取兩地。取了朔州,就可以收留耶律重元等人,為後來計。”

趙禎點了點頭,道:“兩府諸公,認為什麼時候取德州、朔州合適啊?”

杜中宵捧笏:“此事可以聯絡重元之下重臣蕭革,如果勸得他來降,更加有利。若有準信,或者耶律洪基開始進攻大同府時,出兵最合適。同時命河東路龐籍,聚重兵於代州,準備契丹大舉進兵時抵禦。”

趙禎點了點頭,對文彥博道:“宰相以為如何?”

文彥博道:“杜太尉所言即是。若戰朔州,便於利刃出鞘,契丹必須應對。不在大同府駐重兵,則不敢有意於其他地方。於朝廷來說,此即有利。”

趙禎道:“若契丹興舉國之兵來攻朔州,又該如何?”

杜中宵道:“党項已滅,趙滋、劉幾和賈逵兵馬,可以全部投入朔州防守。十五萬人,守禦代州一城足夠。契丹兩帝並立相爭五年,洪基擊敗重元,正是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又能堅持幾時?再者,南邊還有河東路支援,洪基縱然帶所部兵馬全部南下,也難威脅朔州分毫。”

韓琦道:“河曲路二十萬兵,經歷多次大戰,非是其他兵馬可比。只取朔州和德州,對契丹並無大的威脅,不致引起國戰,想來能守得住。”

此事韓琦回京之前已經安排好,並沒了大的爭議。議了幾句,便就不再說,讓樞密院回去之後擬個計劃出來。怎麼出兵,怎麼防守,河東路怎麼配合,諸如此類。

說過了契丹事務,趙禎看著眾人道:“自五年前杜太尉北上救唐龍鎮,拓地數千裡而有河曲路,又恢復西域,實在是前所未有之事。去年興兵三十餘萬,滅党項,西與西域聯成一體,再現漢唐之勢。這幾次戰事,河曲路兵馬所向無敵,甚合朝廷心意。這些年,朝廷一直想按照河曲路兵馬兵制,重訓禁軍,奈何結果有些不如人意。今杜中宵為樞密使,朕有意重整禁軍,眾卿以為如何?”

大家不說話,一起看著杜中宵。

杜中宵捧笏道:“陛下責臣以此事,臣必肝腦塗地!此是國家大事,必須眾大臣配合,內外都沒有阻隔之論,才可以寄望功成。期以三年,當有所成。”

杜中宵說完,趙禎轉頭,看著文彥博。

文彥博道:“此是國家大事,中書自該支援。但有事務,樞密院行文中書即可。”

趙禎點了點頭:“自立國以來,平定北漢,本朝與北虜作戰,多無勝績。直至河曲路兵馬先敗契丹再敗党項,才別開局面。自今日起,樞密院擬定方略,改革軍制,期以三年,望到時得以功成。”

說到這裡,趙禎對杜中宵道:“今日大臣都在崇政殿,怎麼改軍制,太尉可以約略說上一說,眾臣心中有數。後面改時,才會少些阻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