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8章 審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章 審案 (1 / 2)

等了整整一天,京西路提刑鮑軻才到。眾官迎他入驛館,前來拜見杜中宵。

見禮畢,兩人分賓主落座,鮑軻道:“鄧州不通鐵路,要到新野坐車,甚是麻煩。得了訊息後我立即出發,還是讓中丞等了兩日,莫怪。”

杜中宵道:“無妨,一兩日的時間,我在這裡查探訊息,也是份內的事情。”

鮑軻道:“多謝中丞體諒。白家的案子,當時他告到轉運使司,我便過來查過,並未發現不妥。聽說中丞派人來葉縣,查到了關鍵證人?”

杜中宵道:“是書鋪的主管,當年替換借據的人。御史臺推直官程來廣負責此案,知之甚詳。提刑稍後找他,詳細詢問即可。審訊的時候,也要程來廣帶吏人在旁。”

鮑軻拱手稱。

提刑司除了負責刑獄,還有監察職能,雖然不像轉運使司那樣明確,帶的其他職務不少。名義上來說御史臺也是他的上級,鮑軻非常恭敬。

飲了一會茶,說了些閒話,杜中宵道:“提刑,葉縣這裡案子極多,縣衙查不過來,不知每年巡視如何?如果疑案太多,提刑司應該想辦法才是。”

鮑軻道:“回中丞,提刑司只是查緝案件,並不收受民間狀紙。每年來葉縣查,雖然許多案子他們辦得慢了些,案卷上並無大錯。便如白家一案,也是證據清楚,當時並無問題。”

杜中宵搖了搖頭:“衙門管不過來,吏人與地方豪強串通一氣,只查案卷怎麼查得出來?地方上一直這樣下去,時間長了哪裡還知道朝廷!提刑此次來了,恰好我也在這裡,便多收狀子,看看這裡到底有多少大案!葉縣這幾年人口聚集,錢糧多收,可治安著實是不好。”

鮑軻有些為難:“中丞,京西路地方廣大,事情太多,在葉縣待得久了,只怕耽誤其他地方。”

杜中宵道:“連一縣都管不好,何談一路!你從提刑司多調些人來,再從周邊州縣抽些官員來,用上一二十天的時間,仔細查一查這裡。御史臺在外面許百姓自投狀,裡面有案子,會交給你。”

見杜中宵面色不好,鮑軻急忙稱是。作為御史中丞,杜中宵一道奏章,告自己不稱職,可不是小事情。一個不好,就被革職他任實在是稀鬆平常。

提刑司本身沒有多少人,鮑軻來這裡帶了幾個吏人。杜中宵要查案,只好從其他州縣調。當下請示了杜中宵,發自己手令,從鄰近且通鐵路的汝州、許州和唐州,調了幾個通判知縣來。

御史臺是風聞奏事,不會洩露風聲,杜中宵到了之後,一兩天時間,便收了近百件百姓投狀。裡面有許多說的是閒話,很多是本地讀書人對葉縣的看法,但最多的還是案件。程來廣帶著吏人,把這些狀紙分門別類,需要重新審理或者是本就沒人管的案子,別作一冊,準備給提刑司。

一切安排妥當,杜中宵有面色平靜下來,道:“提刑遠來,今夜為你接風洗塵。接下來的日子在葉縣多住些日子,把這裡的案子理一理。待在這裡兩天時間,收到許多狀子,這裡只怕不簡單。”

鮑軻道:“下官平時也聽說,葉縣人口眾多,而且多是客戶,只怕藏匿妖邪。只是葉縣的官員實在不多,無力嚴查地方,許多案子根本就不上報。”

杜中宵點了點頭:“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對朝廷不好,對百姓也不好。”

鮑軻默默地點了點頭,沒有說話。京西路的官員,哪個不知道葉縣這裡的複雜性,只是大家不說罷了。幾年時間,突然增加這麼多人口,沒有人組織,當然難管。又加上工業發展,出現了很多大員外,在地方上的勢力很大,治安怎麼可能好得了。鮑軻任京西路提刑,也有意不來捅這裡的簍子。白家一案不是御史臺插手,其實就那樣過去了,又能掀起什麼風浪。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杜中宵和鮑軻帶人到了縣衙,正式重審白家一案。

一應案犯和證人被帶到堂上,李杞看著白先,道:“白家的後人,記得只剩了一個女兒,莫不就是你?怎麼做男子打扮?”

白先落落大方,拱手道:“回知縣,小女子做男人打扮,路上方便。”

李杞點了點頭,不在這上面糾纏,對鮑軻拱手:“提刑,一應案犯俱已帶到。當時章家書鋪的主管偷換借據,舊的借據就在案頭,俱已查問無誤。”

鮑軻點了點頭,檢視案頭的證物,一時沒有說話。

杜中宵坐在一邊,監督審案。自己是御史臺的官員,這不是詔獄,不好直接插手。審還是由提刑司來審,御史臺的官員在一邊監督而已。程來廣帶了兩個吏人,坐在一邊記錄。

自從御史臺收了狀紙,已經過了好些日子,白先不似以前憔悴。她本是女兒身,十七歲年紀,長得端莊,算不上絕色美女。以女兒身告了半年狀,一直告到御史臺,杜中宵也有些佩服她的執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