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大妻子小心地把香燭包起來,口中道:“我們家再窮,供奉祖先的總不能馬虎了。這些留在年夜點了,讓祖先也享受些香火。日常裡孤魂野鬼用的,將就些就好,回去你到附近村子裡買些就是了。”
賀大點頭答應:“說起慚愧,我活了幾十歲,好香也沒給先人點幾枝。”
夫妻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出了商場,問了別人道路,到了相約與何三郎等人相見的飲食街。剛到街口,就見到劉淮和何三郎幾個人站在街邊說話,一邊扒桔子吃。
上前相見,賀大道:“提轄和三郎不是來買貨物麼?怎麼身邊不見?”
劉淮道:“已安排了兩個兵士,僱人把貨物先運到渡口去了,免得到時搬運不及。”
賀大聽了不由笑一聲:“倒是忘了提轄已經升官,此次是為軍中採買了。”
看兩邊食店林立,賀大道:“也不知道哪一家口味好,又潔淨。這個地方,我是第一次來。”
何三郎道:“我們軍裡的人,吃起來不那麼講究,只要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就好。那邊有一家棚子下面做的,份量最足,價錢便宜,便去他家好了。”
賀大道:“這如何使得?我這裡還剩一些錢,專門來謝恩人的,怎麼能夠馬虎!”
劉淮笑道:“賀大郎,我實對你說,在這條街上要吃上等的菜餚,一個人幾貫錢根本不算什麼。那些是我們吃的麼?有錢人吃東西講究精緻,菜品看著好看,盛的要用銀盤子,沒半分鳥用!你有心,便去那邊棚子下面美美吃一頓,我承你的情。”
賀大見他們如此說,便跟著一起,向前走去。走不多遠,前邊是一片空地,搭了許多棚子,裡面都是賣吃食的。做生意,有門面在屋子裡吃是一個檔次,外面棚子下面吃又是一個檔次。開頭的店裡招待的是有錢人,平常百姓圖實惠,都到棚子這裡來。何三郎做計置糧草官,這裡常來,最是熟悉。
轉過幾家,到了裡面人不太多的一家,何三郎站住,對眾人道:“這一家是我常來吃的,主人一家都實誠,菜色最是實惠。便在這裡,我們用些酒肉。”
賀大看站在灶前忙活的,年老的夫婦兩個,切菜煮湯。兩個年輕人,一個站在灶前炒菜,另一個肩頭搭條毛巾,做個小廝。幾個人的樣子,看起來是一家人。
走上前去,賀大問道:“主人家,你這裡有什麼拿手的菜?”
那老者道:“我們這裡菜色便宜,做得不如那邊店裡精緻。拿手的菜,不知燉肉算不算?”
何三郎走上來笑道:“好,那便來一盆燉肉,還有豆腐一大盤,諸般羊雜一大盤,再來些菜蔬。對了,今日有什麼河鮮,也炒些上來。”
那主人答應,口中道:“今日有上好的河蝦,還有幾條大魚,切了給你們炒一盤如何?”
何三郎叫一聲好,拉著賀大道:“就如此好了。我們這幾個人,吃一盆肉,再吃一大盤魚,應該儘夠了。這裡做的是百姓生意,菜的份量足,不必點太多。”
賀大妻子站在一邊,注意那邊炒菜的人。現在日子好起來,鄉下吃得也開始講究,要用油,也有人覺著炒菜。賀大妻子有心回去買一口炒鍋,自己學一學,來了客人上個炒菜很體面。
幾個到一邊選了張桌子坐下,賀大妻子拉著狗頭小聲問道:“我見那邊炒菜的哥,每次炒得好了都要加幾樣調料。鹽醬我認得,他還要加一小勺暗紅的末末,那是什麼?”
何三郎道:“那是商場裡賣的調料,名叫炒菜香,怎麼你們沒有用過臺嗎?”
賀大妻子道:“我們鄉下人,炒菜都不會,哪裡會知道什麼炒菜香?”
何三郎道:“嫂子想的差了,這炒菜香可不只是炒菜時用,做其他菜時,加進去一樣香美。我聽說是用八角、桂皮等許調料,磨得細碎,按方子調配而成。這料賣得極好,價錢也不太貴,你們何不買些回去?年前是不拘是燉肉做魚,加些都有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