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風雨大宋> 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 (1 / 2)

營田務衙門的偏廳裡,杜中宵問畢文忠:“以前你是如何制活字的?”

畢文忠恭聲道:“回官人,小民是從家祖那裡學來的辦法,用膠泥製成字模,燒乾成陶字。”

杜中宵點了點頭,與自己歷史上學來的倒是有一致,又問道:“可曾試過制金字、銅字?”

畢文忠搖了搖頭:“我們祖傳刻字,可些工錢,只能裹腹,哪裡能用那些貴重東西。”

“現在你到營田務來做事,衙門自會給你這些東西用。”杜中宵站起身,“你隨我來,去看看能不能用銅製字模。我這裡也有幾個刻字工人做這事,只是他們技法不熟,一直不能如意。”

出了偏花廳,杜中宵吩咐請了蘇舜欽來,帶著畢文忠,一路向後衙走去。到了後衙,一路到了一處小院內。一進小院就聽到“吭哧、吭哧”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到了盡頭的一間偏房,杜中宵對畢文忠道:“這裡是營田務衙門制書版的地方,這間房子,是最要緊之處。進了這裡,就要在這裡做事了。你儘管放心,這裡活並不累,錢糧從優,待遇優厚,你在別的地方刻字是絕不會有如此好事的。”

畢文忠拱手稱是。他是個刻字工人,這個時代,官府徵用並不需要問問他同不同意,只要按市價算工錢即可。卻不知杜中宵剛才的話,其實是問他意見,如果不願意,今天就不會進去了。

見畢文忠並無異意,杜中宵和蘇舜欽當先,帶著畢文忠進了房門。

這間房子很大,裡面擺了幾個工作臺,七個工人三三兩兩,分在工作臺上做事。見到杜中宵和蘇舜欽進來,急忙停下來行禮。

杜中宵帶著畢文忠到了中間一個工作臺旁邊,指著上面一大塊平整的鋼塊道:“這就是我們制銅字的地方,因為鑄出來的字總是不敷使用,便想著用鋼模壓出來。這些人,就是在鋼模上刻字。”

畢文忠看那鋼板,上面已經刻了一些字。與平時刻版時的反字不同,這些字都是正常的,而且比較小。想了想就明白,些鋼板將來會壓在銅模上,出來的字成了反的,印出來的是正字。

制雕版時,會特意選比較軟的木,如此才比較省力,刻的快捷。如果用硬木製版,價錢就非常昂貴了。這裡竟然是在鋼板上刻字,那要用怎樣硬的刀?需要多大的力氣?

杜中宵似是猜到了畢文忠的心思,道:“這裡的刻刀與外面不同,並不需要多少力氣。”

說完,示意一個工人,操作給畢文忠看看。

那工人拿起工作臺上的刻筆,抓起旁邊的一根粗索,小心翼翼地裝了上去。就聽見筆上發出嗡嗡的聲音,筆微微有些震動。那工人拿筆在手,小心地湊到鋼板上,就聽見嗞嗞的聲音傳來,鋼板上出現許多細細的鐵屑。刻筆移動,不費多少力氣,就刻了一個筆劃出來。

畢文忠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世上竟有如此神奇之事。有了這種刻筆,鋼板上刻字還有什麼難度?

杜中宵看著鋼板上的字,口中道:“練了這許多日子,現在刻出來的字已經筆劃清楚。只是這字型總是看著不太順眼,印出來的書籍,讀著有些費眼睛。你是家傳的刻字技藝,以後就在這裡做事,與這幾位技工一起,試一種新的適合活字的字型出來。要清晰,筆劃不粘連,利於排版,還要讓印出來書讀著的時候非常順眼。印刷書籍,與寫字不同,不需要名家字型,最好是讀書是根本就不會注意到字好字壞。”

畢文忠拱手:“官人的話,小人省得。印書用的字,最好就是讀書人完全忽略字,只記內容。”

杜中宵連連點頭,果然是刻字的世家,對這些道理一點就通。

印出來的書籍不是書法作品,不是讓讀者欣賞字好字壞的,僅僅是傳遞資訊。所以與手寫的字型要求是不同的,最好字形統一,不管什麼字,看起來都差不多,但讀起來卻非常容易分辨。讀書的時候,能夠專注於內容,不受字型的影響。這就是印刷體,後世所稱的宋體字和仿宋字。字型以宋為名,就是因為發端於宋朝印書的字型,後世一點一點完善起來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