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晏殊等人結伴,到昆陽古城看了一圈。那進而已經被定為新的葉縣縣城,正在組織民夫夯築城牆,有些雜亂。從昆陽明回來,到澧河對岸逛了一天。一年時間,這裡已經發展成一個大市鎮,各種店鋪林立,極是熱鬧。特別是鐵監幾乎所有的產品,這裡都有出售。幾人選了合意的貨物,命隨從僱了挑夫運回治所。因為是個人所用,以搪瓷器為主,加上一些新奇玩意。
第二日清晨,杜中宵與蘇頌一起,陪著四人上了火車。
看著趴在鐵路上的怪物,晏殊道:“火車原來是這個樣子的。這麼多車聯在一起,一起走麼?”
杜中宵道:“相公,這些車廂都是連在一起的,全靠前面那個車頭帶動,自然一起走。”
晏殊點了點頭:“如此說來,倒是與車船相差不多。汴河上的船,現在就是前面一艘車船,後帶著許多船,如果連綴數里,逆流而上,不用縴夫了。”
一邊說著,眾人到了車門旁。杜中宵第一個上車,站在車門處,接應幾人。蘇頌走在最後,都上車之後,到了後邊的車廂裡面。幾人的隨從跟在後面,一起進了車廂。
杜中宵對殊晏道:“相公,這一列車還有許多車廂,不必全擠在這裡。留下幾個貼身聽吩咐的,其餘人可隨十三郎,到其他車廂去。”
這是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幾人都有些拘束。聽了杜中宵的話,紛紛留下身邊親隨,讓其他人隨著十三郎,聽他安排,分到了前後兩個車廂。
杜中宵對十三郎道:“此去要三四個時辰,你備些酒肉,與眾人飲酒耍樂。”
十三郎叉手應諾,帶著杜中宵的親隨,招呼幾位知州的隨從。
此時車窗已經換上了玻璃窗,能夠看清外面的景色。晏殊幾人站在車窗前,看著外面車站,來來往往的人群,各色人等,興致勃勃。
正在這時,一聲汽笛,把幾人嚇了一跳。
杜中宵忙道:“諸位相公,汽笛一響,就是要開車了。車甫開搖晃得厲害,還是坐下,防止跌倒。”
靠窗一張大桌,緊鄰著窗子。晏殊坐了首位,宋祁歐陽修和柳植紛紛落座。
柳植聽劉永年講過他當時坐車時的情形,有些緊張,雙手牢牢抓住桌子。
晏殊見了,笑道:“給事,這車如此之大,又是聯綴在一起,能晃到哪裡去?何必如此小心。”
柳植道:“相公不知,本州都監劉永年曾坐過這車,說是開時危險得緊,一不小心就跌跤。是以要牢牢抓住,等車開起來,就不怎麼搖了。”
晏殊聽了就笑:“車怎麼會搖?難道還會跟船一樣——”
正說到這裡,火車開動,慣性讓幾個人都被猛推了一把一樣。說話的晏殊冷不防,一下頂在桌子上。
杜中宵暗自苦笑,自己正要勸幾位防備一下,不想晏殊就被閃了。已經撞了,自己不好再說什麼。
隨著況且況且的聲音,火車開動起來,不大一會,車廂就變得平穩,只有略微搖晃了。
柳植放開手,笑道:“劉都監豈會說假話?這車果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