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戩進了衙門,眾人行禮如儀,便就各自散去,鄭戩到後衙歇息。
杜中宵招集官吏,準備晚宴,給鄭戩接風。此次來火山軍,鄭戩主要是看營田務的屯田。覺得這裡做得好,有可能在麟府路推廣。那地方駐軍的花費,著實是讓河東路吃不消。
天近傍晚,天氣涼爽下來,一抹殘陽掛在天邊,無數紅蜻蜓在空地飛舞。
鄭戩從後衙出來,已經換了便裝,杜中宵急忙上前行禮。
兩人落座,杜中宵道:“相公且坐一坐,用些茶水,下官備了酒筵,為相公接風。”
鄭戩道:“不急,趁現在天氣涼爽,知軍與我出去走一走,看看這些民情如何。”
杜中宵拱手稱是,心中道還不知道鄭戩有這愛好,早知道就安排一番。微服私訪,再是好的地方也不定發生什麼事情,無法控制。也不知道鄭戩注重哪方面,很多事情無法預料。
一樣換了便服,杜中宵帶了十三郎和兩個隨從,與鄭戩和七八個隨從一起,出了衙門。
此時渡口一帶熱鬧非常,各式店鋪林立,人流如織。叫賣冰水和水果的小販在人群中穿梭,熱鬧非常。除了這一帶的軍人百姓,還有不少中原商人模樣的人閒逛,悠閒自在。
並不是所有的商人都喜歡熱鬧,還有一些商人邊讀書邊經商,不喜歡唐龍鎮這裡。這些人一般住在營田務,派人在唐龍鎮,隔段時間過去一趟。
鄭戩看著身邊的人群,對杜中宵道:“這裡的百姓面有紅光,神情怡然,可見日子安樂。知軍,地方治理得如何,不能只看收了多少錢糧,有多少人戶,還要看百姓日子如何。”
杜中宵拱手稱是。鄭戩這話說的是對的,數字終究是數字,百姓日子過得舒心,才是真正的國泰民安。一切只看數字,憑數字升遷,就給了官員造假的動力。
走不多遠,見路邊一間酒館生意興隆,鄭戩道:“知軍,這家店鋪客人如此好生意,想來酒菜必然不錯。我們進去飲兩杯,聽這裡的百姓議論什麼。”
聽了這話,杜中宵有些尷尬,對鄭戩小聲道:“不瞞相公,這家鋪子是營田務產業,生意是好,不過裡面的酒菜一般,只是價廉而已。若要吃酒,我們到那邊九曲樓去,那是官酒樓。”
鄭戩意味深長地看了杜中宵一眼,淡淡地道:“我們出來要聽普通百姓講什麼,自然就進這種百姓吃的鋪子。若要好酒好肉,我何不等今晚的接風宴?”
杜中宵勉強擠出笑容,拱手道:“相公說的是——”
鄭戩不理杜中宵,當先進了店門,杜中宵只好帶人跟上。
這店裡與普通店家常見的八仙桌不同,食桌較窄,兩邊放著條凳。裡面用餐的食客,面前只有很少的菜,一壺酒,不似尋常酒樓裡菜色繁多。
鄭戩不以為意,到角落裡尋副座頭坐了,讓杜中宵坐在自己對面,隨從分散在四周。
小廝過來,鄭戩道:“來一壺酒,再來一盤肉,新鮮菜蔬也來兩樣。”
小廝一聽,就知道是新來這裡的客人,滿臉堆笑道:“客官,我們店裡最出名的醬驢肉,還有五香豆腐乾。其他如清炒時蔬,價錢極便宜。”
鄭戩第一次聽見有地方賣醬驢肉,好奇地問道:“你們這裡驢肉,多少錢一盤?”
小廝自豪地道:“二十文足錢,十足好驢肉,又香又甜,滿滿一大盤!”
鄭戩道:“既如此,那便來一盤驢肉,再來一碟豆乾,兩來兩樣時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