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林平先帶著一行人圍著學校逛了一圈,從小賣部介紹道剛建的太陽能澡堂,再到新建的校診所兼苦山衛生室。
得到了王主任的肯定後,林平對忠國希望學校的工作有了信心,一下子就有了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感覺,開口說道:“我們決定以學校為中心和依託,透過各種方式帶動苦山的經濟發展,帶領苦山鄉親們脫貧致富,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不影響學校的教學工作。而我們學校在帶動苦山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是學校自身的發展。當然,我們學校始終把教育功能和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始終接受縣裡政府各部門和人民群眾的監督。同時,我們爭取做到不問政府要一分錢,帶著苦山的人民群眾們”
看著忠國希望學校的這些設施,聽著林平的介紹,王主任說道:“好,很好。好好發展,縣裡會支援你們的工作,以後時常給王主任彙報你們學校的工作發展,以後你們學校就是咱們縣的扶貧工作典型和模範單位,你就是先行者和帶頭人!”
這個王主任口中的“王主任”說的是王弘文,王弘文算起來和他平級,都是副科長。但因為個別關係,顯得他比王弘文的權利和地位要高一些。
接著王主任又說道:“反正咱們西貝縣已經這麼窮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你們年輕人有想法、有勇氣,又做出了成績,縣裡肯定是要支援的。”
而張副局長此時也轉變了想法和態度,跟著點了點頭說道:“特殊情況特殊對待,你們這裡這麼窮,搞些有利於學校發展和鄉親們脫貧致富的產業還是可以的。”
接著,林平帶著眾人進了校園裡,還沒上樓,便聽到了正在上課的孩子們的朗朗讀書聲。
嶄新的校園,光亮的教室,玻璃上一塵不染,教室外牆上的宣傳欄展示著學生們豐富多彩的知識文化,孩子們坐在教室裡,穿著乾淨統一的服裝,臉上掛著積極陽光的微笑,彰顯出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這些山裡孩子在課堂上似乎比城裡孩子更加活躍,課堂氛圍也就更加熱烈。
張副局長等人看到學生們這幅模樣,很是欣慰的笑著點了點頭,媒體記者也拍個不停。
張副局長開口說道:“你們這學校,學生們的精神面貌確實不錯。”
林平笑了笑說道:“山裡的孩子們窮,都知道學習是他們唯一的出路,所以學習狀態就比較努力。而且他們也沒有什麼娛樂方式,缺乏與外界的溝通交流,上課對於他們來說也算是比較好玩的事情。”
聽了林平的話,大家都點了點頭,張副局長也點著頭說道:“很好,希望你們學校能做出更好的成績。不僅是在扶貧工作上,更是要在學習方面。”
林平點頭說道:“我一定謹記張局長的囑託和教導,我們忠國希望學校絕對不會忘記初心。”
王弘文也跟著說道:“去年林校長在山村學校,培養出了兩名縣裡中考前一百名的孩子,還有一名考了二十多名呢。”
張副局長對著林平肯定地說道:“很好,我縣的教育事業就需要你這樣的人才,好好工作,再接再厲。”
張副局長挨個班級走了一圈,林平給他介紹了諸位老教師和支教的於夢菲。
林平著重介紹了一下馬忠國,張副局長親切的握著馬忠國的手問候了一番,記者拍個不停。然後縣電視臺和媒體記者又對馬忠國做了一次專訪。
張副局長感嘆地說道:“正是有了這些老教師,才有了這大山裡的文化傳承和知識的薪火相傳啊。”
然後,林平帶著張副局長見了王一格。
張副局長和王一格進行了一番親切的交流,縣電視臺記者也跟著對王一格進行了一番專訪。
接著,林平又帶著一行人來到宿舍樓檢視了一番,然後是操場,操場上張易鵬正帶著初二、初三兩個班上體育課,主要就是帶著男生們打籃球,女生們則在一旁玩跳繩。
林平指著張易鵬說道:“這位是省城來的支教大學生,和他女朋友一起來支教,剛剛咱們見到的那個教英語的年輕女老師就是他女朋友。這兩位老師教學熱情和激情非常高,還自己為學校捐建了兩座水泥籃球場。這邊這個塑膠籃球場是縣體育局援建的。”
張副局長又發表了一通言論,然後走到那和張易鵬親切的握手對話,媒體記者拍下了這一幕。
這時縣電視臺記者來到林平身邊說道:“這個支教大學生和她女朋友一起來的?”
林平說道:“對。”
縣電視臺記者說道:“那把那個女的也喊下來,讓這對支教情侶和張副局長、王主任等人合個影。”
林平聽了後便照做,去把正在上課的於夢菲喊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