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莫言所知需集合八位修為臻至化境的高手之力才能佈下這陣法,光是這一點就已是難道極點之事,莫言甚至一直以為已經沒有這樣的高手了。
通常來說小半仙身後這諸天神像,通常供奉在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壁間。
據說,有二十諸天,依次為:
功德天、辯才天、大梵天、帝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日天、月天、金剛密跡力士、摩醯首羅天、散脂大將、韋馱天、堅牢地神、菩提樹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婆羯羅龍王、閻摩羅王。
後又增入道教四神緊那羅王、紫微大帝、東嶽大帝和雷神,為二十四天。
如今,齋天的儀式如:
造鐵塔高丈許,仿正覺寺式,結庌塔頂,黃綠琉璃寶珠,塔燈、覆盂、仰盂,諸天、韋馱、四門佛像皆合。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這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變作人形來聽說法故云人非人也;人非人通常指的是緊那羅。
此明能應八部,就是通常說的天龍八部,為佛法的諸神眾。
若分開讀,亦如上面一樣,應分八段來讀。
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而為說法;
應以龍身得度者,即現龍身而為說法;
應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現夜叉身而為說法;
應以乾闥婆身得度者,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說法;
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說法;
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者,即現迦樓羅身而為說法;
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者,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說法;
應以摩侯羅伽身得度者,即現摩侯羅伽身而為說法。
提婆為天,平常說三界有二十八天,但這裡所說的天,主要是指欲界的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
如果世間有類眾生,應以天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天身為其說法。
楞嚴經說:“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就是此意。
在前能應六天文中,雖說應現六種不同的天身,但那是約個別的說,現在總說為天,所以與前不同。
龍為四靈之一,就是靈異的東西,能夠善為變化。
依佛法說,龍有各式各樣的不同:
有守天宮的天龍,有守龍宮的海龍,有守寶藏的藏龍,有能致雨的雨龍。
不管那一類龍,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從來沒有人見過。
不過,在古時代,中國和印度,自來都有龍的傳說,我們不能不承認有龍。
龍的福報雖說很大,但是業障亦極深重,並不能安然的享受其福報。
據佛經傳說,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由於龍身很長,它們吃起來,如世人吃麵一樣,所以龍類眾生,常受生命威脅之苦,亦即最怕大鵬金翅鳥。
有一次,佛在大海邊修定靜坐,龍又遇到金翅鳥的威脅,特到佛的面前來求救,以期解脫金翅鳥的攫食之難。
佛陀慈悲,即將所著的袈裟,分一些給龍王,要他將袈裟撕成一條一條的,披在龍子龍孫的身上,就可免金翅鳥的捉食之難。
因為金翅鳥看到佛的袈裟,就不敢再去吃龍,而保護了諸龍的生命安全,由此亦可見袈裟的威力之大!
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龍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到龍宮去為諸龍說法,要它們捨棄嗔心。
或說:龍宮在海底裡,怎麼能去龍宮說法?這不是不可能的,如現存的佛說十善業道經,就是佛在龍宮為龍王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