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甫林說:“老夫在江陵還會待上月餘,若是改變主意,可隨老夫一起回京。”
昨日降妖除魔,耗費了小半仙不少的元氣,今日才知王大人就要在這幾個月要回京了。
要是能跟得他入京,再加上自己的道行,不求國師之位,但至少憑自身的借本事在欽天監當個監正毫無問題,
不說別的每月月奉也不少,他這一輩子可以算是吃喝不愁,永享清福了,
宮裡奇珍異寶自然也是不少,對於自己練丹增長功力,可算是有極大的好處。
但在這天下剛剛太平幾年而已,
小半仙回想起來自從唐末黃巢起義後,藩鎮割據才普遍出現,部分實力雄厚的藩鎮先後被封為王。
但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軍力強盛的番王們掌控者著萬里河山。
就此從而形成五個朝代十個國家,其中更有些是沙陀族所建立的外族勢力。
這五個朝代依次更替的王朝雖然實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個國家,只能任由藩鎮型形成自己的小朝廷了。
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吸附這五朝為正主子,卻也自稱藩王。
其中十個歷時較長且稱王或稱帝的番王割據。
後來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況,使得戰亂不止,眾番王們也多重武輕文。
這場內亂,也帶給契丹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
其間西夏軍逐漸獨立,而越南軍自此脫離了統治。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在各地的藩鎮乘機做大做強。
而黃巢之亂以後的唐朝更是出現了“極目千里、無復煙火”的局面。
亂事波及兩淮江南,當地群雄紛起抗敵,十國中的吳國與楚國得以建立。
秦宗權之亂直到唐昭宗時才在朱全忠的努力下平定。
朱全忠、李克用與李茂貞這三派藩鎮影響了唐朝後期、五代前期的政治,而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更成為五代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的君主。
朱溫與李克用因故不合,雙方上至朝廷,下至藩鎮,都鬥爭不斷。
後來朱溫利用朝中的勢力打壓李克用,並且趁李克用與李茂貞等人抗衡之際威服河北各藩鎮,併吞河中軍、淄青軍等節度使領地。
地盤的擴充使得朱全忠的勢力遠大於李克用。
而關中的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雖然威脅唐廷,但因李克用與朱溫的干涉而失敗。
唐昭宗繼位後,宰相崔胤與宦官韓全誨爭權。
唐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幽禁,崔胤緊急召喚朱溫入援。
而韓全誨強迫唐昭宗投靠李茂貞,朱溫於是率軍圍困鳳翔。
隔年,鳳翔軍糧草耗盡,李茂貞只好殺宦官韓全誨等人,與朱溫和解。
朱溫趁機掌控朝中大權,還屠殺宦官數百人,派兵控制長安。
崔胤後悔不已,有意擺脫朱溫的威脅,暗中招募六軍十二衛,被朱溫在長安的眼線所察覺。
後朱全忠殺崔胤,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同年弒唐昭宗,另立昭宗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
朱溫本想等統一後再奪取帝位,但因徵淮南失利,逼迫唐哀帝禪讓,不久又殺之,唐朝亡,五代十國時期開始。
他改名朱晃,國號梁,稱後梁,他即後梁太祖,最後定都東都開封。
五代依次為梁、唐、晉、漢、週五個朝代,
朝代姓氏更迭,朱李石劉郭,梁唐晉漢周。
朝代國號更迭,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
自唐朝滅亡後,朱溫建立後梁,定都在南開封,這是五代十國的開始。
然後盤踞太原的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勖滅後梁,後唐建國。
後唐之後的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