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和尚微微一愣,半晌後獨自嘆了口氣。
雙方沉默,時間像靜止了一樣。
不曉得這局面持續了多久,老僧只是緊閉雙眼,身體如石頭般。
這裡陰冷黑暗,宛如深海一樣的在角落裡,隱約傳來僧人的聲音。
孤獨,意味著沉默,孤獨,意味著發呆,孤獨,意味著安靜!
像是失去了什麼一樣,老僧落寞的坐在那裡沉默了很久很久。
屋裡一片陰暗,安靜的房間,寂寞的傢俱,都呈現出一幅毫無生機的模樣。
夜好靜。
老僧轉頭看著窗外的雨,忽然感覺不到了吵鬧,或許只是想靜一靜,想一想明天的明天自己又會在哪裡。
只是老僧知道了結局又能怎樣,自己終究還是人不是仙,況且仙也並不是無所不能的。
其實。
寂不寂寞與你身邊有沒有人一點關係都沒有。
寂寞的不過是老僧自己的心而已,那些在人群中的寂寞反而更寂寞。
馬上就要到冬天了,那本是寒涼的季節。
這老僧許是厭倦了塵世的爾虞我詐,塵世的互相拼殺,加之年歲已大,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所以更多的時候,這位老僧會把自己關起來,不愛去出了。
其實孤獨並不代表寂寞,避開了匆忙而行的街頭和煩人的事,在這種氛圍內,沒有人打擾,思緒也會得到最大限度的鬆弛,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
素心如簡,老僧已經淡看一切紅塵過往。
老僧也習慣一個人的寧靜,習慣一個人的寂寞,習慣一個人看雪,習慣一個人思索。
在這座弘法寺中傾聽心的靜寂,心的孤獨,心的寒冷。
寂寞和孤單確實不一樣。
孤單隻代表身邊沒有人寂寞,是一種內心感受無法與人溝通的心理狀態。
而真正的寂寞,是連老僧自己也忘了自己還存在的這種感覺。
老僧與半仙問天所走的是不同的路徑,所以也就會看到不同的風景。
實際上,即使是同樣的風景,在不同人眼中,也會呈現不同的色彩和格調。
而同樣的夕陽,有些人覺得溫暖安詳,有些人卻覺得慘淡荒涼,同樣的雲彩。
就比如半仙問天一生活得輕柔自在,而這位老僧卻活得命運無定。
所有的一切都淡去,小輩們也漸漸成長起來了,老僧表現出從容淡定。
是啊!
時間快到了,老僧想想自己在世的這些時光,想想自己這麼久的別離,心中那份孤寂,那份落寞。
老僧從沒有這麼多的講究過天意,他只想平淡的走下去,安穩的走到盡頭。
可是是時光越老,距離越遠,人心越淡,走著走著,彼此便忘記了曾經,想著想著便走錯了地方。
老僧在此時,某種的感覺就會顯得更加強烈了,顯得更加的堅定了。
去與留已不會那麼煩擾我的心,一切的一切都沒有心中的哪份呼喚那麼重要了。
或者最好的寺廟是其中有一位得道者,他可能是出家修煉許久的高僧,也可能是拿著一塊抹布在擦拭桌椅的毫不起眼的俗家老人。
在老人空閒的時候、和他對坐,聽他訴說在平靜中得來的智慧,就像坐著聽微風吹撫過大地,人們心就在那大地裡悠悠如詩的醒轉。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大自然的恩惠,自己那顆浮躁空虛的心靈便清靜安穩下來,可以寧靜地想一些該想的事情。
老僧嘆息了一陣,心想大地茫茫,就只我孤身一人,任得我四海飄零,侍得壽數盡了,隨處躺下也就死了。
在這弘法寺的山頂上不滿一月,老僧卻似已度過了好幾年一般。
“沒想到他竟比老和尚我先走了。”
老僧嘆了嘆氣,微露出一絲難得一見的感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