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彪先快步上前與王夫人林氏低語幾聲
直到一陣腳步聲的響起,王夫人林氏方將其從神遊狀態中驚醒了過來,頭一抬,只見是吳彪向自己走了過來。
王夫人林氏眼中飛快地閃過一絲異色,但卻矜持地忍住了發問的衝動,只是微微地揚起了眉頭,目視著吳彪來到近前。
小半仙看著吳彪近林氏嘴裡好像小聲嘀咕了幾句,小半仙不用想也知道他們是在說酬勞的事。
至於吳彪有什麼回扣他也不想去多想,其實這很正常,因為沒有人會為了別人的事平白無故的盡心盡力。
如果要說沒有,打死他都不信!沒有一點好處就這了王家忙前忙後?
即是是親戚關係沒有好處也是不行的!
小半仙可笑這些官府中人的,究竟是廉還是貪,本是涇渭分明的事情,可有些人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還傻傻分不清楚。
就比如,有的對不認識、不靠譜的關係人退錢退物,暗地裡又向靠譜的人要錢索物,卻自認為這是有標準、有原則。
有的辦多大事情要多少錢,辦不成就把錢退給人家,自認為這是有操守、有良心。
有的把所有的機會都留給了自家人、身邊人,不惜放縱之,卻自以為這是有感情、講義氣。
畢竟信任這個東西,可以讓人安心付出,讓人感到自己的行為是有意義的,會產生心理的滿足感,進而做出更多善舉,形成良性迴圈。
可一旦對別人的需求產生懷疑與反感,即使做出了善舉,也會感到難受。
就比如,好賭如命的朋友來借錢,或者遇到大街上那些不知真假的聾啞人乞討等。
當然,還有個別的習慣了伸手要錢,至今仍不肯收手、不願停手。
有的人遇事先打利益算盤、計較個人得失,做事講條件、事成要“報酬”等等。
也有的把升官發財看得比什麼都重,為了要升官發財,不惜找門路、改功勳、改事蹟。
有的看到自己一句話、一個印就能使別人發財,就這開始心裡不平衡了,然後不貪點拿點要點剋扣點心裡就不舒坦。
這些人把心思用錯了地方,他們不信王法卻信利益,不靠勤勉靠捷徑。
有的認為自己年齡大了,想抓住最後臨門一腳的機會,為仕途畫個圓滿的結局。
還有的覺得自己辛辛苦苦數十載,就覺得自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世人都有補償心理,每個人不會平白無故心甘情願的一直付出。
有的人認為自己為了工作盡心盡責,勞苦功高,想在物質上找一些補償一下無可厚非。
有的將軍之類的覺得一遇到急難險重的活兒,點將時總忘不了他,但在提拔升職時候卻排不上號。
於是便開始滿腹委屈,自暴自棄,開始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道理。
最後就用欺壓,豪奪的方法來彌補上級對自己的虧欠。
還有的甚至把升官當成最大追求,認為到點了就該提,如果明面上這條大路行不通,那就找能接天的高人給自己開個後門,從而飛黃騰達!
再然後他們就開始用那些方法所弄來的錢,去找個能幫助自己平步青雲,開啟通天之路的人做靠山。
可悲可笑,小半仙也不說破,畢竟這些事並不關他的事情。
因為這個世間充滿了戰爭、貧困、差別等各種問題。
就算是參加科考會試拿不到內定名額,去做苦力卻發現老闆賺的盆滿鍋滿,而自己的報酬少得可憐。
最後就像黃巢那樣揭竿而起,雖說是推翻了唐朝但他也變成了原本自己鄙夷的那類人,過上了好的生活誰還記得那些貧苦之人,這種事情歷史上屢見不鮮。
這樣的世間哪有正常可言?
錯誤的世間裡所說的正常根本不能稱之為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