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說抑鬱症是精神病,那精神病怎麼治療,沒有人能給一個準確的答案。我認為抑鬱症不是病,那是因為它是不需要藥物就可以治療的。
在我的眼裡面,抑鬱症就是精神上遇到了障礙,只要思想覺悟、眼界格局提高了,那這個病就會迎刃而解。
也許有人會和我抬扛,說什麼好多大人物都得了病,難道說他們的覺悟和格局不高嗎?我的答案是抑鬱症跟患者的地位沒有關係,精神上的桎梏是不分覺悟和格局的,要不然那些大人物幹嘛有事沒事的時候,會找人解疑答惑。
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大徹大悟這一類的詞語,都形容了一個人的境界在某一階段得到了昇華,而這就是抑鬱症得到解決的方式。
所以說,當你的身邊有抑鬱症患者的時候,你要想辦法走進他的心裡面,去了解他的感受和困惑,這樣,你才能以一個聖人的身份,幫助患者走出精神上的誤區。
世上的道路千千萬萬,那有時候一條直線並不是最好的途徑,你還得換一條線路,才能夠走到終點。”
摘自蘇木紀實文學【抑鬱,從來不是病】
“蘇木是一個很會製造奇蹟的人,有時候有些事情會顛覆人們的認知,讓那些專業的人質疑自己的實力。
比如說孫華,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竟能夠在幾個小時內恢復正常。做為一個專業的心理醫生,我一度曾懷疑自己的能力出了問題,也差一點兒走入死衚衕患上抑鬱症。
後來還是蘇木跟我說了其中的關鍵,我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兒,這也讓我的專業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也讓我在治療患者的時候,多了一些治療的方案。”
摘自心理醫生琳達的回憶錄【治療筆記之蘇木篇】
大徹大悟的孫華一覺睡到日落西山,才心滿意足的離開暖和的被窩,穿戴整齊之後,就找上了蘇木等人,拉上自己的父母,一起去了屯子裡唯一的酒館,紅彤彤的鈔票往老闆的手上一塞,就將唯一的包間兒包了下來。
酒館老闆按照孫華的吩咐,上的都是東北獨有的美食,主打一個量大管飽不說,還帶有獨特的歷史典故。
酒席之間,七八個人只喝了兩瓶東北小燒,至於酒館老闆奉送的美酒,則被他們婉言謝絕了。
這一頓飯足足吃了兩個小時才結束,幾個人坐在一起就是閒聊,與抑鬱症有關的話題是誰也沒提。
倒是在回去的時候,孫長有夫婦偷偷拉住了蘇木,詢問自己的兒子是否真的康復了,蘇木只說了一句等著抱孫子吧,就讓老兩口徹底的放下心來。
回到家中之後,孫長有夫妻倆由於上了年紀,不能陪著蘇木等人繼續聊天,就幫著準備了一些點心和瓜子,幫著燒好了水,兩個人就去休息了。
在孫華和琳達等人盤腿在炕上坐好之後,蘇木將一份計劃書放到了孫華的手上,說道:“兄弟,這是我給你準備的一份大禮,你先看一看,有什麼問題,等你看完之後再說。”
孫華不知道蘇木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疑惑的將計劃書開啟看了起來,挨著孫華坐著的宋陽和雷豹,也都伸長了脖子看著。
蘇木給孫華的計劃書,是他在白天眾人都去休息之後,他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寫下來的,主要內容是他拿出一部分錢,資助孫華成立一個以退伍軍人為主的運輸公司,然後以運輸公司為基礎,進行一個業務擴充套件,從而去實現他心中的擁軍夢想。
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孫華將計劃書大致的看了一遍,他不相信的抬起頭來問道:“蘇哥,你這上面說的都是真的?”
“嗯,是真的。兄弟,你當過兵,也知道擁軍是一項國策,可是你不知道現如今有些人,拿著擁軍做文章,沽名釣譽不說,還做出一些損害軍民關係的事情來。
我幫你,就是想讓你成長起來後,幫一幫那些軍人和家屬。國家的穩定和繁榮,離不開強大的國防,離不開揮灑汗水、流血不流淚的軍人,也離不開那些在背後默默付出的軍人家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