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州市第一醫院。
“唐教授,這是我們醫院的資料。”
當初小魚瘧疾被隔離的主治醫生在走進一間辦公室,將一沓檔案放到了一位年輕男子的桌上。
“謝謝你,王醫生。叫我小唐就好了。”
唐教授笑了笑,十分和善。
“唐教授說笑了,你剛從美堅國哈佛大學深造歸來,可是咱們祖國的驕傲啊。聽說你還參與的一項關於瘧疾的論文被提名諾貝爾醫學獎了。”
王醫生臉上露出崇拜的笑容,他雖然比眼前的小唐年齡大了十幾歲,但在醫學界的造詣可是天差地別。
他只是一個小地方的主治醫生,對方可是貨真價實的教授級別的人物!
唐凝今年三十一歲,是哈佛大學的醫學系教授,並且還是醫學界泰斗亞爾維斯教授的得意門生。
唐凝跟隨雅爾維斯教授研究瘧疾十多年,今日傳出小道訊息,說他們的論文已經被提名諾貝爾醫學獎了。
那可是科研者們的至高榮譽啊。
如今功成名就,才回故鄉黃州市呆一段時間。
對於如此優秀的人,王醫生只有羨慕和敬佩。
寒暄客套幾句話之後,王醫生退出辦公室。
唐凝一人翻看起這些瘧疾病例。
黃州市是一個偏小的城市,十年來的瘧疾病例並不多。
唐凝百無聊賴地看著,這些病例所記載的資料簡直太普通不過,沒有絲毫的特殊之處。
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了小魚的病例上。
“染上瘧疾,一直未有好轉情況,也並未使用任何特效藥,忽然有一天病好了?”
怎麼可能?
唐凝頓時來了精神,仔細審視著小魚的病例。
他越看越驚,越看越覺得不可思議。
“不行,我得找他的主治醫生寥寥。他的主治醫生是……”
唐凝目光落在檔案右下角。
王建民醫生。
“王醫生?”
……
第二天,彙報演出如遇而至。
其實,方寸名說的有道理,王曉犧牲軍訓時間去彩排,確實有些拖後腿。
因為軍訓不止訓練軍姿等等,還有班級特色方陣變幻。
這些都是在彙報演出那天的加分項。
王曉軍姿站得再好,其他動作再怎麼標準。
但變幻方陣形狀這一塊,不多和同學磨合確實不太合適。
於是王曉昨天下午抓緊時間惡補,很快也就和同學們默契地配合起來。
彙報演出上,王曉帶隊生物系一班,在操場上整齊劃一地跑夠一週,來到評委席前,展示班級風貌。
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齊。
隊形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