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苦修你也是累了,咱們休整一下,娛樂娛樂。”黎挽蒼道,“勞逸結合方能保持情緒高漲,鬥志昂揚。”
“怎麼個娛樂法?”張家寶一聽有得玩,頓時來了興致。
“玩泥巴。”
黎挽蒼讓張家寶從水潭邊挖來半溼的泥土,按照他的樣子和體型捏一個泥塑。
“醜一點無所謂,但要有手有腳,五官俱全,肢體比例合適,近於真實。”
這活可不太容易。張家寶本來想豎著做,但兩條泥腿還沒堆到膝蓋的位置就散架了。改為躺著來,也不是很順利。泥土太乾或者太溼,或者裡面有碎礫,都會導致剛捏起來的鼻子裂開,或者剛支稜起的耳朵掉下來。最難做的是腳掌的部位,不好把握分寸,五個趾頭幾乎粘在一起,看起來像只豬蹄。
捏到“大黑鳥”的部位,黎挽蒼說:“此處不用細捏,放一團泥巴代表有就行。”
搞了大半天終於弄好,張家寶用他的火球在泥塑的肢體連線部位炙烤了一下,讓它定型。
“好了,遊戲結束。收回心,開始認真聽講。”二人蹲下,黎挽蒼以泥塑為模型給張家寶講解經脈之學。
“古人外觀天地,內察自體,始有修真。順天時,秉地利,調人和,可使這凡胎肉·體修具神威,平添陽壽。故不解天地人三才之因由承啟,難走修真路。祖先創經脈之學,通陰陽,應天地,此中華民族之瑰寶,沿古至今,是為修真之關鍵學說。”
“人體經脈中,以十二正經,任督二脈為主。手足各通三陰三陽經,為十二正經。任脈主血,位於腹面正中,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位於後背正中,為陽脈之海。二脈匯於口顎,以唇上鼻下人中穴為分。古農耕之人言‘面朝黃土背朝天’,已明識腹背陰陽之意也。”
“以此‘臨’字訣為觀,雙手拇指相抵,食指相對,餘指屈藏相疊,實有內在妙緣。食指商陽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始。此經左右成一對,交於人中,經氣於鼻翼迎香穴與足陽明胃經相接;又與督脈在頸後大椎穴相會,故為陽氣極盛之經。”
“拇指少商穴為手太陰肺經之末。肺經在腕部有列缺穴,絡穴為虎口之合谷穴。而合谷穴位於大腸經,故‘臨’字訣手印一成,此二經共鳴可醒四肢百骸,輔以意行經脈之法,可暢全身臟腑之氣血,平衡陰陽,顯超凡之力。師弟在結‘臨’字印時,二拇指須側對,以使左右少商穴相近。”
“修真之人,在生蓮境輔動以靜,後天之精從足底湧泉穴注於體內,在臍下關元穴成下丹田,生精基之蓮;在望月境輔靜以動,後天之華從頭頂百會穴灌入,在眉間印堂穴成上丹田,生神基之蓮;胎蛻境,以上馭下,以天照地,精神交融,化先天之氣,氣運周身,展穴開竅,疏通百脈,在胸間膻中穴成中丹田,生氣基之蓮。此三境為修真之基礎,三寶至此遙相呼應。”
“所成氣基的優劣,主要由精基決定,精氣二者的關係,如同薪火,薪柴越多,火勢越旺。若精基為二品,縱使神基有八品,也很難形成二品以上的氣基。精氣神三寶的綜合品級,則很大程度決定了尋龍境修士的強弱。”
“尋龍,為益強無弱之意也。龍是最強大的生物,且無弱點。尋龍境修士便是以成龍之心為衷,將初成如小小水塘之氣基擴為江海,以至能役氣出體,隔空發擊;亦通煉百脈之細微端末,使內氣能出於每一處毛孔,化為護體罡氣。如何能到達此境界,瓶頸在於雙手。十指十宣穴為窗,掌心勞宮穴為門,皆為人體氣力之通道。當衝破此穴位隘口時,便能逆先天之氣為後天之氣,以之為利器代肉軀而伐,勝於普通武者。”
“那師兄是什麼境界?”張家寶突然插了一句。
“尋龍境,精基神基皆九品,惟氣基八品。”黎挽蒼道。他本來是能讓三寶至臻的,但當年他十五歲時,龍虎教新任教主上任,賜給他一枚聚氣丹,以資晉境時服用。誰知此丹有異,令他的氣基之蓮少了一葉。此事成為遺憾。師父無來真人一氣之下,便帶他去一座小小分觀當了普通弟子,不再過問教內之事。
修真之人,也還是吃五穀雜糧的凡夫俗子,天賦再高也需要靈丹妙藥來洗去體內的雜質。境界越高,需要的丹藥品級越高,有些珍貴的天地靈株、稀有寶丹甚至能提升人不同方面的資質。
“哦,那我什麼時候能達到尋龍境?”張家寶問道。到尋龍境的時候,他就能像師兄一樣強了吧?
“這個不好說,修煉速度因人而異。有些天賦高,身體和神智都早熟的,十八九歲就能成就尋龍境;有些資質平庸的,三十歲還在胎蛻境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