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轉輪王不知道無來的來歷,只知十殿閻王換了一輪又一輪,無一例外都尊稱他為“老祖”,更有訊息靈通者透露他與風頭正勁的三清大仙有很深的淵源。
可見此人雖然受了死貶而不得昇天,但其背景不可小覷。為了表示尊敬,轉輪王特意派了一隊精幹的鬼兵護送無來前往忘川河,給足了他面子。
忘川河是冥府轄域與六道之門的攔河,大名鼎鼎的奈何橋就架在其上。從閻羅殿到忘川河這一段,是投胎轉世的必經之路,沿途遊魂野鬼數不勝數,拿著轉世文書前往便如錦衣夜行,風險極大。
而有了鬼兵的護送,無來可以省心許多。陰魂之身天生就畏懼閻王殿下當差的,縱然它們對無來手中淡黃色的文書眼熱不已,也是萬萬不敢造次。
偶爾有些發狂的衝上前來,領頭鬼吏賞兩下抽魂鞭,也就灰飛煙滅,徹底消弭。原本蠢蠢欲動的皆悄然而退,鬼兵所過一路清淨無擾。
有些鬼可以吸食地上冒出的煙氣,它們的魂色更加鮮明厚重。更多的鬼是枯坐在亂石雜草間,寂然孑然,魂色黯淡,如燈火之將熄,如乞丐之將死。從鬼群相處時所表現出的態度來看,前者實力更強。
無來見到幾隻意氣風發的鬼孤身而行,觀其魂色明亮,自是屬於實力較強的一類。它們懷揣著轉世文書,若有搶奪者,往往三拳兩腳就將其打撲。
鬼兵們不理這些,除了鬼吃鬼的事,別的它們一概不管。其實就算搶到轉世文書也沒用,因為六道之門會甄別文書上的魂氣,魂氣這種東西,每一隻鬼魂所擁有的皆為獨一無二。
當然,並不是所有轉世書都會被覬覦。那些淡藍色的,乃進入畜生道的憑證,得之者面無喜色。來世生作獅子老虎還好一些,倘若變牛變馬,免不得要受一輩子勞苦呵斥。更有不幸者化作豬雞,不但會一世困於囹圄,吃餿湯糞食,還註定要受那剝皮解肉的大苦之刑。
而有些文書,在蓋上最終一印的時候,會變成暗紅色或模糊不清的麻灰色,那代表它的業果是餓鬼道或地獄道。此類文書持有者皆由鬼兵押往奈何橋,過路鬼魂莫不避之如蛇蠍。
所以說,不僅是人與人之間可以有很大差距,鬼與鬼之間也一樣。無來略有感慨,一些很久遠以前的記憶浮上心頭。
彼時人道未生,三界之中天人、修羅居於上界,走獸飛禽居於中界,惡鬼居於下界,此三界五道自成天地,各有一套物質能量的流轉體系,萬物枯榮交替,生生不息。
三界之外,有一處冥界,為投生中轉之所。各道生靈死後,成陰身而出離世界,便在此處暫居,接受審判。此界乃藏魂納魄之地,無物,無生,亦無死,惟有來、去與留。
亡魂到了冥界,除非是壽盡而立得投胎者,其餘皆無物可餐,以同類為食。正如蠱蟲相噬,餘者益強一般,冥界曾吃出幾頭讓各道之主也頭疼的鬼皇,以及數之不盡的厲害大鬼。不但擾亂陰間秩序,也造成魂源過度集中,長此以往必將影響輪迴大業。這正是陰間統治者對鬼吃鬼深惡痛絕的原因。
後來人道創立,終於有了解決之法。人對亡者的每一分思念、願力其實都是從靈魂中抽走的能量,遂以煙香燭火之氣為媒飼於陰間,絕陰魂相食之惡孽。
但總有一些亡魂,生前情緣寡薄,無人為之傷神耗思,也有那麼多野貓癩狗死於巷陌,無人問津,無人惦記,那麼他(它)們到了陰間以何為食?
陰間統治者無法做到盡善盡美,只得訂下嚴厲的規矩,膽敢食魂者一律鞭殺,消隕其魂,讓其永恆寂滅,連鬼也做不得。
所以逗留在陰間的亡魂當中,有煙氣可食者會活得比較滋潤,相對來說會更加“健壯”。而無食者,要麼熬到轉生之日,要麼被時間消磨掉所有靈魂印記,徹底收場。
要說陰魂之間會不會生出情愫而以之為食?那大抵是不可能的,因為鬼不配擁有情慾和信仰,它們每動一分情,便如同在身上割掉一條肉,哪有割肉互喂的道理。
陷入沉沉思緒中的無來不知隊伍已行到忘川河畔,這裡似有一種無形的威勢,讓遊魂不敢涉足。岸邊有團團濃霧慢悠悠地翻湧,偶有鬼影誤闖進來被其蓋過,便再也不見。
遠眺而望,能隱約看到河水呈血黃色,散發出陣陣撲面腥風。水中游弋著數不清的大大小小的怪物,戾叫聲此起彼伏,河面隨處可見冒出的連串氣泡,當它們停止時,代表一場殺戮終結。
這條忘川河,是所有鬼魂又愛又恨的法外之地。水中蛇蟲密佈,乃冥府集微末魂氣化生而成,本是為了防止無書鬼擅自渡河闖六道之門。河對岸處,也有許多實力強大的毒物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