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老太君與拓跋莫平處的位置,以及拓跋莫表現的態度,當知其崇高地位。
“那就好,那就好。只是呀,您老是先汗冊封的‘太君’,代表靈族至高榮耀,先汗傳位時就說過,‘太君’之言,就是先汗之告誡,我靈族上下,包括本汗在內不得忤逆。今日,老太君保我靈族,立下不世之功,本汗卻不敢在您面前,提封賞二字!”
拓跋莫言外之意,很是明顯;
以老太君現在的地位和身份,確實是賞無可賞,封無可封。
“大汗,嚴重了!老身受先汗遺命,得大汗恩典,盡忠職守,捍衛靈族,乃分內之事;說到封賞,大汗何不多多犒勞,在列的將士,是他們捨命沙場,浴血奮戰,才換得我們靈族的安寧。”
老太君心領神會,既不自恃,又不做作,只順水推舟,分寸拿捏可稱得上恰到好處。
簡短的對話,盡顯拓跋莫的君王之術,老太君的為臣之道;
劉星看得分明。
“哈哈哈,那本汗就遵老太君教誨!”
拓跋莫隨即受命侍官,宣讀封賞令。
“宣大汗令:平定六部落叛亂,眾將士功不可沒,當論功行賞。靈族第一護國,慕容垂,聽封!”
“在!”
慕容垂單膝跪地,握拳行禮。
“封慕容垂為平亂大將軍。統帥族都及五部落三十萬人馬,征討達卡部落、巴魯部落,一月後發兵,功成之日,另行嘉獎!”
“尊大汗令,謝大汗!”
總兵三十萬,幾乎是除剩下叛軍外,靈族所有的兵力;
拓跋莫如此冊封,是對慕容垂的信任,更是想以絕對兵力,兵不血刃,逼迫兩部族,開城納降。
外加拓跋莫先前,對受降叛軍的處置,劉星推斷,不出一月,兩部落的叛亂,便可輕鬆平定。
“古特貝隆,聽封!”
劉星猜測不錯,臺階上的老者正是古特部的首領。
“封,古特貝隆為靈族護國!原豁爾部落主城以北地域,併入古特部落管轄!”
拓跋莫這次封賞,更讓劉星佩服不已。
豁爾赤是叛亂的發起人,其在族部的勢力必是盤根錯節,分而治之,是為防止死灰復燃;
而且,從靈族的地圖上得知,豁爾部落地域遼闊,超出其它部落多倍,裁大為小,更是一勞永逸。
“護國”只是名譽,而“分地”卻是實惠,以譽為賞,以賞為治,拓跋莫為的就是,靈族的長治久安。
臺下的劉星直感嘆,如此封賞,著實高明。
他此時,更好奇的是,拓跋莫會將,豁爾部落的南部更大區域,冊封給誰。
然則,接下來對將領的封賞,無非是些加官進爵,並沒有提及疆域劃分之事。
對劉星的幾位姐姐和小芳的封賞,都是一些錦帛玉器,更無特別之處。
只是明慧和明志,因傳報有功,加封的數量更多一些。
“封賞畢,眾將謝恩!”
侍官合攏卷軸,臺下一片譁然。
從位高權重的第一護國,到最底層的普通將士,皆論功行賞;
封賞冊內,唯獨沒有功勳卓著的劉星;
在場所有的將士,不明緣由,皆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嚴肅莊重的氛圍,頓時打破。
“大汗!平定叛亂,護國的義子劉星,居功至偉,大汗為何未加封賞。”
某部將跨步拱手,第一個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