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父雖曾經只是商人,可一個能把自家的小便利店開成超市,還能做又是支助又是捐學校這些都是要費大錢的善事,他這人沒有點能力那還行?
所以這家子來了傅家村沒多久,鄭父就被七夜吧啦給了魏舟,頂替了曾經苦難的傅強。
傅強等人一直都在竹樓用餐,就是傅塵現在結婚了他也就早餐在自家吃,另兩餐照樣和大家一起在竹樓吃,水清玲成了老師後他又重新三餐都賴在竹樓了。
這人多,方玉做飯一頓兩頓的還沒事,時間一久就有些吃不消了,鄭母來後沒多久便也被聘進了竹樓。
鄭誼和鄭恙兄妹倆也沒閒著,兩人租了鋤頭去開荒,在村民的幫助下,現在也開出了五畝地來。
這次學校招老師老師,十幾個新媽媽準備整個‘託兒所’,這本來是和鄭家無關,但無奈鄭家的名聲太廣,鄭家人不認識其它人,可村裡倒有不少人都認識他們,知道他們是末世中難得的心善好人。
於是託了楊慧做中間人,請鄭恙來幫忙。
【人還是有私心的,做媽的多少都怕其它人關注自己的孩子多些而忽視了自己孩子,有時可能只是無意間的偏頗,都是委屈了自己孩子。
而左不粘右不貼,同時還全家都有心善之名的鄭恙,自然就成了眾人理想的可託付物件。】
鄭恙便提議,那索性將孩子直接放她家來帶吧,反正家裡屋夠多,她爸也基本都住在宿舍,她哥進了鹽廠工作也是住鹽廠宿舍,晚上基本就她們母女倆。
生活老師晚上是要留下照顧孩子的,他們的孩子放‘託兒所’一放就得是一星期,週末父母才會來帶回去。
這樣一來,家裡基本沒男人在家的鄭家自然就更適合於當‘託兒所’,五個女人只商量下便同意了。
本來她們是要給鄭家付租費,不過這事傳到七夜耳中後,七夜承擔了這所謂租費,鄭家已經被重新裝修了一翻,七夜索性重新給鄭家分配了另一房子,這棟房子直接拿出來當‘託兒所’,只差沒直接命個名了。
鄭家也真不負它的美名,房子本來廚房是在屋內,鄭家人覺著屋裡開火會影響孩子健康,特別自己花錢請了人來在院子裡另建了個廚房,那時鄭家還依舊是鄭家呢。
“夫人,您稍等下啊,我先給孩子們裝下粥。”鄭恙別看胖,人很靈活。
廚房裡十個奶瓶擺在桌上,每個上面都放著獨立的漏斗,她端著粥一個奶瓶一個奶瓶的裝上,一滴粥都沒滴到外面。
裝好後又將鍋放回灶上,拿來托盤將沒蓋上奶嘴的奶瓶及奶嘴一起放托盤上,靈活的小胖子風一般的衝進了旁邊的屋子。
之後她再次回到廚房,把鍋內剩下的濃粥倒一大碗裡,然後洗了鍋又重新洗米加水再次放火上。
把粥放到小灶上煲後,她的手依舊沒停,又開始洗菜切菜。
因為著母親在竹樓工作的原因,她也會時不時到竹樓幫忙,漸漸的七夜面前沒了拘謹多了分自在,再加她本就是個話嘮,因此她是邊做事邊和七夜說話。
“小孩子腸胃弱,粥一定要熬新鮮的給他們喝,熬得爛爛的,把粥瓢出來,剩下的飯積幾次正好我們幾個大人吃。
我們都是輪著來,今天剛好輪到我負責廚房,早上我去李姐店裡看到有大骨頭買,就買了幾斤回來,中午把它熬了,晚上用骨頭湯拿去熬粥,有兩個孩子醫生說可以適當吃點油星了,我等下把骨頭湯的油都撇去給他們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