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過的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已經是正月初五。
在這幾天的時間裡,夏秋跟著夏大山他們去請朋好友家裡拜年,或是親戚朋友來他們家,她幫著李翠芬他們做菜,招呼客人。
往年,他們家除了李翠芬的父母兄弟會來,其他人一般是不會來他們家的,來了也不會在他們家吃飯,可今年來的卻不少。
七大姑八大姨的,都紛紛來了,說是他們家搬了新家,要來走動一下,免得以後都找不到他們家在哪。
以至於,往年原本只需要招待一天客人的他們,竟然是連續的四五天,都有客人來。
李翠芬在這個正月,過的特別開心,夏秋能夠感覺到,她的臉上多了許多笑。
想來也是,往年,別人家都有客人來,熱熱鬧鬧的,只有他們家,是冷清冷清的,沒有一點過年的氣氛。
他們總是看著別人家和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而他們一家子,大眼瞪小眼。
如今,卻終於是不同了。
儘管夏秋覺得,那些親戚並非真心結交,其實有沒有都無所謂。
可看李翠芬那臉上的笑,她在幫著做菜的時候,也更用心了一些。
人情往來,有時候便是如此,有時候有些親戚,需要多來往,才能更親近。
過去他們家太窮,不過兩間房還有一間是臥室,站都沒有地方站,怕是大家也覺得來他們家太寒顫吧。
如今一切都不同了,他們家越來越好,大家就願意親近。
“時間真是過的太快了,大哥家的小菲都二十二了,說是已經說了人家,年底就要嫁人呢。”
大年初六,正是傍晚時分,送走了來家裡做客的客人後,夏秋一家子在門前坐著閒聊。
李翠芬坐在藤椅上,手裡在弄著豆角。
夏大山抽著煙,微微的點頭,說:“小菲那孩子,是個懂事的,看著也很能幹,想來她嫁人了,能把日子過的好。”
關於他們口中的小菲,是李翠芬的大哥的女兒,李小菲,夏秋姐妹三個的表妹。
夏秋記得,李小菲長的和李翠芬有幾分的像,是一個羞澀卻勤勞的女孩,她小學畢業就沒有再念書了,這些年一直在外面打工,她每個月會寄錢回家,以至於他家的日子過的也不算太難。
她比她們大了六歲,又早早的出去打工,夏秋對她印象並不深。
不過她卻感慨,一個女孩若是沒有念太多書,就會和上一輩的那些女人一樣,早早的結婚,生子,生幾個孩子都有可能。
然後,下半生就為了家裡操勞,不會有自己的夢想,更不可能過自己想過的日子。
亦或者說,她們根本就意識不到,她們也可以有想要的生活,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因為生活已經把她們磨礪的她們的生活裡只有丈夫和孩子,那些夢想,那些自我,都是不存在的。
自然,她們也不會因此而感到一點遺憾。
“男方是哪裡人?你知道嗎?”
夏大山問李翠芬。
李翠芬微微擰眉,思索了一瞬後說:“我聽說,好像是在鎮上的,家裡的條件還算可以。”
“鎮上的啊?那看來是不錯的,在鎮上,總比我們這些在村裡的日子要好過。”
夏大山聽後,顯然是很滿意的。
許多的村裡人,總希望自己家的閨女,能嫁到鎮上去,在他們的認知裡,鎮上的人,總是比較有錢的,有錢,日子就好了。
夏秋卻沒有這麼樂觀,鎮子上就真的好嗎?未可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