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最終的商議結果:八百元了事。
當時的八百元,相當於一位普通工人兩年左右的工資標準。記得當年誰家若是能有幾百元的存款就算是有錢人,若是有千元以上的那就叫做富有;雖然當年全國也有極少部分的“萬元戶”出現,可在整個古城縣能夠擁有萬元的家庭則是屈指可數,甚至也是所有人的夢想!
無論如何,八百元能夠救人於苦難,能夠挽救一條生命,能夠成就一段姻緣……這就是偉大的人性!所以縱然花去再多的錢,也是值得!
事情既然有了結果,老太太安頓趙大牛他們稍作喝茶,然後對圍觀的人們說:“今天的事情大家都是知道,那小姑娘實在可憐,可既然到了我們這裡,就說明咱們有緣分,也就不能不管;煩請大家互相轉告一下,每家每戶多少幫襯一些錢,到時我讓人如實登記好。如果那姑娘以後把日子過好了,自然不會忘記大家的情義!”
老太太說這話是有底氣的:首先她對鄉親們很瞭解,因為以前大家的生活或多或少都有困難,而大家都能相互幫襯,所以今天也不例外。其次她之前和胡嬸聊過了,心裡更有了定心丸。
原來,老太太先前問過胡嬸:“你對那姑娘有什麼想法?想不想把人留下來?”
“那姑娘是個好孩子,又是那麼讓人疼,自然想留!”
“你有這個想法就好。只是要想留人估計得花些錢,要不對方肯定不會罷休。”
“也是,那趙家人財兩空肯定行不通。我這裡倒是有幾個錢,是那可憐的死鬼當年的賠償金;不過那是給玉虎娶親的,以及給兩個小的讀書用的……”
老太太笑罵:“看你笨的,人都既然留下了,玉虎的親事不就有了著落;再看你,又那麼喜歡人家小姑娘。”
胡嬸也笑:“那敢情好,就請您老人家做主了,只是錢要儘量少出些才好。”
“曉得曉得,那我走了。”老太太走了幾步,忽又回頭詭異地笑:“就你那小心思我懂,也怕人財兩空吧?放心,這次人若要走了,錢由我賠你!”
眼見孫么妹的今天舉動,又和對方說了幾句話,老太太心裡明鏡似的;她認定小姑娘不會走,自己才不會做那虧本的買賣!
大家開始出錢,王永前自報出五十塊。老太太笑罵:“你個小氣鬼,我也出二十,你再加三十,我們孃兒倆一起湊個整數!”
見老孃發話,王永前羞愧地笑了:“好好,就依老孃說的。”
一元、兩元、五元、十元……村裡的王忠負責登記姓名和金額,他四歲多的女兒丫丫也來了。只見丫丫手裡拿著幾片樹葉,也嚷嚷著要交錢;她的母親嫌她調皮搗蛋,伸手要打她;老太太一見趕忙攔住,隨手接過幾片樹葉並讚許:“收下收下,丫丫真乖!”
事後的老太太,一臉認真地對丫丫母親說:“丫丫是個懂事的孩子,怎麼能打呢?雖然她拿的是樹葉,可那也是一顆愛心!”
……
生活又有了希望和陽光,孫么妹感覺真的輕鬆而愉悅。雖然父母給了自己生命,養育了自己;但她認定只有這裡,才是自己心裡的家!
孫么妹小心收好了那份出錢的名單:她心存感恩,她要永遠珍存——或傳於子孫後代,那是歷史的見證和善良;或隨自己的身體一起灰飛煙滅,終是最溫暖的陪伴!
自從孫么妹重又留在家中,自從老太太點破了自己的想法;胡嬸就一直留意兒子與對方的一舉一動,雖然兩人相處不錯,但卻絲毫沒兒女私情的跡象。
胡嬸擔心自己的身體,更想早日抱到孫子;要不然到了那個世界,怎麼也難向那苦命的丈夫交差。於是,她試問兒子:“若把孫么妹給你做老婆,好不好?”
胡玉虎臉紅答道:“她還小,是個孩子呢。”
“那些你別管!你到底喜不喜歡她?”
兒子點頭。
胡嬸又試問孫么妹:“你覺得我家玉虎,人咋樣?”
對方認真回答:“好!”
“那你在我家是想做女兒,還是做媳婦呢?”
“您喜歡什麼,我就做什麼!”孫么妹害羞輕答,然後便飛一般地跑了。
這回,胡嬸的心裡踏實了。按照當地的風俗,談婚論嫁必須要有媒人,於是她向老太太求助。
老太太故意沉著臉問:“這回錢沒白花吧?你下回再來要錢,可是沒有了。”
對方陪著笑臉:“不敢不敢,您老是神仙呢。”
老太太也笑:“你個馬屁精,這事我答應了。”
既然老太太應承下來,事情就有了章法:第一,她找來兩位當事人問話,得到了明確的答覆;第二,結婚日期就定在六月十八日;第三,因為新娘的孃家遠在外地,出嫁地點就定在王永前的家,送嫁由孫子王兵去陪;第四,一切從簡,但要熱鬧……
初聽這個訊息時,王永前心裡有些彆扭:自己曾親口將女兒許過胡玉虎,可對方居然駁了他的面子。但事情是由老太太張羅,他自是不敢囉嗦。好在老太太一眼便瞧出了兒子的心思,罵道:“你還在想著自己說過的酒話?還在考慮自己的狗屁面子?也不擔心自己的女兒受委屈?他們胡家娶媳婦,一是因為緣分,二是替你解圍。懂不懂!”
“老孃永遠是對的,這回懂了。”王永前羞愧地咧嘴笑。因為老孃說的是真話,說到自己的心坎。
老太太也笑:“懂了就好,到時你把事情辦得漂亮些,畢竟那姑娘還要從你這個家裡出嫁!哎呀,你又白撿一個女兒,又多了一個人叫爹。”
但看母子二人,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