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鐘後,只見絡繹不絕的人群從安全通道中走出。
早就等候在旁邊的接機親朋,紛紛上前擁抱自己的朋友跟親人。
只有王庸,始終站在原地無動於衷。
顧衷德有點崩潰了:“這一批旅客分別是從海南跟蓉城過來的,難道還沒有我們要接的人嗎?”
王庸搖搖頭:“沒有。我們要接的人不在這個方向出來。”
“那從什麼方向?國內航班只有這個通道口啊?”顧衷德一愣。
王庸沒回答,而是看著遠處另一條國際航班通道口,笑起來。
“從那裡!”
王庸朝著走在最前面的一行人一指,然後快步迎了上去。
噗通,一個壯碩的年輕人猛地撲上來,狠狠抱住了王庸。
“師父!想死我了!”
王庸一臉嫌棄的推開年輕人,道:“才幾天不見,你這話也太假了點!”
“華夏有句話叫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我們都四五天沒見了,十好幾個秋了呢!”年輕人辯解道。
身後的顧衷德看看年輕人,再看看王庸,有點不解:“這就是我們要接的人?”
不是顧衷德看不起人,而是眼前這個年輕人身上實在感受不到一絲的人文氣息。從他那句如隔三秋的話語裡,也能聽出這傢伙文化造詣不深。
王庸就準備招收這種人進組?
未免太兒戲了吧?
顧衷德瞬間對王庸有點失望。
可誰知,王庸卻否認道:“當然不是。我們要接的人在後面!”
“後面?”顧衷德看過去。
然後眼睛就瞪大了。
他再反應遲鈍,再老眼昏花,也認出了年輕人身後的那個老人是誰!
千葉真昔!
王庸竟然把千葉真昔邀請來了!
怪不得王庸說來人不是一線,也不是二線。千葉真昔當然不是一二線了,他是貨真價實的超一線學者!
“顧老師,我認識你。”千葉真昔首先走向了顧衷德,伸出手。
顧衷德伸手跟千葉真昔一握,感嘆道:“我怎麼都沒想到王庸能把你邀請來,你能入組,對我們而言不啻於如虎添翼。我對這本《國學正典》的未來,又多出幾分信心。”
“你過獎了。有顧老師在,不會差的。”千葉真昔客氣道。
兩人正寒暄著,卻見王庸撇下徒弟英朗,擠了過來。
“呵呵,千葉老師還是有點記仇啊。第一個寒暄的物件竟然不是我這個邀請人,而是顧爺爺。”王庸打趣道。
千葉真昔則板著臉,掃了王庸一眼:“我可不像是你一般小家子氣!後面是我帶的十個學生,你負責安排食宿。”
“沒問題!”王庸拍胸脯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