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痛斥王庸的,有吃瓜看熱鬧的,也有為保持中立,表示只要是真正建設了學校,管他做什麼呢!總比讓這些錢流進某些腐敗人員的腰包裡好。
下面的言論五花八門,唯獨力挺王庸的被刪的一乾二淨。
評論區幾千條評論,從頭翻到尾,竟然找不出一條支援王庸的。
可見新易在這次風波中的立場。
只是,正當新易的編輯們暗自偷笑,覺得這一次可算好好陰了王庸一把的時候。
新易忽然接到了上級主管部門的一通電話。
電話內容很簡單:刪除此條新聞。
上面甚至連個理由都不願意找了,直接就是要求刪除。跟往常那種“違背社會和諧、影響文明建設”的套路比,這次簡單直接,不留情面。
正在偷笑的新易編輯們,笑容登時僵硬在臉上。
足足半天,才見新易總編有氣無力的揮揮手:“刪了吧。”
負責撰寫這條新聞的小編有點不甘心,道:“上面未免有點太過分了!咱們沒有指名沒有道姓,憑什麼要求咱們刪除?實在不行,就把上面這種公然偏袒的行為公之於眾!讓他們知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道理!”
啪!
一個巴掌甩在了小編的後腦勺上。
總編氣呼呼的道:“你想死,別連累我們網站!咱們要是問心無愧也就罷了,咱們做手腳在先,然後反咬上級部門一口。要是被查出來,不光得不到大眾支援,還得賠了夫人又折兵!到時候丟工作是小,踉蹌入獄是大!”
小編委屈的捂著後腦勺,問:“那就真的這樣算了嗎?可是有好幾位學術界大佬親口跟咱們打過招呼的,咱們完不成任務,他們以後還會接受咱們的獨家採訪嗎?而且,咱們老闆還是周道鯉的學生……”
“誰說算了的?上面只是不允許咱們拿著慈善這個點黑王庸而已!對咱們來說,這條新聞只要發出去,就已經成功了大半,刪掉也無所謂。咱們可以繼續撿起之前的話題黑嘛!兩天了,王庸的《國學正典》編委會召集了幾個人了?為什麼他人緣這麼差?其中是否有不為人知的內幕?都可以拿來當素材!白帶你這麼多年了,這點辦法都想不到!”總編恨鐵不成鋼的道。
小編眼睛一亮,馬上就坐在電腦前,迫不及待的寫起稿子來。
很快,一篇新稿子出世,頂替了之前慈善新聞的位置。
而注意到這一點的網友,則再次被帶進了節奏裡。
評論區再次變成質疑王庸人品的海洋。
正如許多人都相信的那句話:一個人罵你,很可能是那個人的問題;但是一堆人罵你,就是你自己有問題了。
現在王庸就被套上了這個理論。
有關王庸人品的討論帖子,甚至從新易網站蔓延到了微博跟貼吧。
而大家熱議的焦點就是:為什麼編纂《國學正典》這麼偉光正的事情,偏偏沒有人響應王庸呢?
看到網上熱議的周道鯉等人,不由哈哈大笑。
王庸終究還是太年輕,以為為國爭光,贏了幾場論學,就可以對抗整個文化圈了。
事實會告訴他,他還太嫩!真正掌控這個國家輿論權利的,不是官方,也不是民眾,而是他們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