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國學正典》的預定數量直接飆升,連追印的一百萬冊都有點不夠了。鍇行文化已經在計劃進行再一次的追印,而這次鍇行文化表現出來極大的信心,給出的最終目標數字是——500萬冊!
雖然距離華夏銷量第一、歷史總銷量達到一億冊的《紅樓夢》仍然有巨大的差距,但是《國學正典》只是首發,未來仍有充足的時間去追趕。
這一點王庸倒是有信心。
嘩啦啦,晚上的黑沙海灘異常的靜謐,只有風聲跟濤聲規律的起伏著,如天地的呼吸。
王庸站在沙灘上,舉目四望,周圍空無一人。
祝甸卻是還沒到來。
“八點了,如果再不出現我可要走了。”王庸忽然對著遠處一片椰林,揚聲道。
沙沙,回應王庸的似乎只有風聲。
可沒過幾秒鐘,就見一個人從椰林中輾轉而出,一邊走一邊道:“真的讓我驚訝,你怎麼可能隔著這麼遠發現我?難道你身上帶了什麼探測儀?”
卻正是祝甸。
王庸笑而不語。
他當然沒有攜帶什麼儀器,這要多虧王庸吸收的王吾那團拳意。
拳意中蘊含了“秋風未動蟬先覺”的前知能力,雖然不能如王吾一般靈妙,但是當王庸遭遇他人長時間的暗中凝視之時,就會產生心靈感應。
祝甸剛才藏身椰林之中,足足觀察了王庸五分鐘。這麼長時間王庸要是還沒察覺,那就真的是豬了。
“再會王師傅,三生有幸。”祝甸表現的倒是十分客氣,走近之後衝王庸一拱手,道。
王庸也是拱拱手:“祝師傅客氣,王某同樣倍感榮幸。”
“王師傅,白天之事多有得罪,我倒不是心存敵意,實屬各為其主。而今晚我邀請王師傅前來,也不是為了報仇,是真心實意想要請教一些武功跟風水上的問題的。”
“請教談不上,互相啟發吧。”王庸道。
祝甸的態度倒是出乎王庸預料,王庸本以為祝甸哪怕不是報仇,也是想要找回面子的。
誰知祝甸竟然真的只是想請教問題。
“三言兩語談不清楚,我們直接進行切磋可否?”祝甸說著,腳步移動。
時而左步在前,右足在後,左足復並右足;時而右步先行,左足跟上,右足復並左足。
如此連走三步,走出整整兩丈一尺的距離,再看沙灘上的腳印,不多不少正好九個。
這個步法,便是所謂的“禹步”,又叫做“步罡踏斗”。乃是風水術士必備的一種步法。
立定之後,祝甸朝著沙灘一處指了指,道:“王師傅可否入陣?”
“當然。”王庸沒有絲毫猶豫,就這樣踏入了祝甸早就佈置好的風水陣法裡。
祝甸見狀,不由發出一聲感嘆:“王師傅果然是君子坦蕩蕩,竟然毫不疑心有詐。此等光明磊落氣概,我不及也!”
然後,祝甸指向遠處的海潮,道:“白天之時我曾說唐家別墅是一處龍穴,那裡鎮著一條地龍。實際並不準確,準確的是那裡只是地龍的一段尾驥。而地龍大部分的軀體都在這一片黑沙灘,地龍從別墅方向穿山而來,裂開山石龍歸大海。所以真正的風水煞氣,屬這片黑沙灘最為濃烈。王師傅可要小心了。”
王庸眉毛一挑,旋即點了點頭。
只是祝甸到底要印證什麼,王庸卻還是不得而知。
“待會如果王師傅察覺自己支撐不住,一定要示意我,千萬別硬撐。之前我曾經用類似的陣法在南疆殺過六名國外傭兵,那群傭兵連十秒鐘都沒堅持就暴斃而亡。而此次佈下的陣法比那個還猛烈十倍不止。當然,我內心其實極度希望王師傅能夠堅持下來,用以證實我師叔昔年推斷出的幾點理論。”
“什麼理論?”王庸問。
“我師叔是龍虎山嚴格意義上最後一位嫡傳弟子,從他那一輩開始,華夏遭遇東洋侵略,龍虎山其實就斷了傳承。師父下山抗戰犧牲之後,師叔就一直代替師父教育我。師叔曾經突發奇想產生一個念頭,那就是當人類的身體達到一定強度之後,就可以將骨骼、臟腑、經脈、血液化成構成風水局的山石砂水,在人體內組成一個風水場。這種人自帶風水,可以隨心改變氣場,冷熱寒暖皆可自由變化,甚至還能如風水殺局一般,散發出煞氣攻擊敵人,舉手投足之間覆滅敵人於無形。真到了那程度,就可以稱之為陸地神仙了。”
“還有這種操作?”王庸聽得一愣,下意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