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李在先對於法家跟程朱理學比較有研究,他就負責這一部分;
千葉真昔對先秦學派研究最多,他就負責統籌先秦*分;
劉改之則將精力放在詩詞歌賦等領域上,這是劉改之的老本行。
至於王庸,作為主編,則要把所有修訂好的內容稽核一遍。
遇見不贊成的地方,還要跟整個編委會的人進行商討,最終確定一個大家都認同的方案。
這幾天,王庸累得夠嗆,感覺比執行最艱難的任務都要累。
幸好,整個編纂小組的進度非常快,半個月內完成《國學正典》的編纂,還是可期的。
這倒是讓王庸疲憊的心有了絲絲寬慰。
至於外界的節奏,王庸始終沒有發聲。
王庸也沒想到背後誣陷自己的人是林峰,聽到林峰主動承認,多少還是有些意外的。
只不過,網民們相信林峰是唯一幕後黑手,不代表王庸也相信了。
悄無聲息的將燕大、國家圖書館以及各省市主要圖書館的書籍都借走,這可不是一個林峰能夠做到的。
在林峰的背後,必然還有著一個勢力不小的團隊。
至於那個團隊的帶頭大哥是誰,王庸不用想都能猜個大差不離。
畢竟國內處於那一檔位置的學者不多,掰著手指頭就能數過來。
王庸也就現階段沒空搭理他們,等騰出手來,早晚要那些人好看。
“王老師在嗎?您要的書拿過來了。”忽然,一個怯生生的聲音響起在辦公室門口。
卻是一個戴著口罩的清潔工人。
王庸趕緊上前接過那一摞書籍,謝過那名清潔工人。
不過王庸也略有奇怪,他是委託的故宮博物院的工作人員找的書籍。
怎麼送來的卻是一位清潔工?
“那個……”清潔工遞交了書籍之後,似乎還有事情,不肯離去。
王庸好奇的問:“怎麼了?有什麼話儘管說。”
清潔工有點靦腆的摘下口罩,露出一張年輕的臉龐。
看模樣,應該還是一個大學生。
這卻是王庸沒想到的。
“王老師……我是國立京華的一名學生,去年畢業。畢業後,我沒有去找工作,而是來到故宮博物院做了一名臨時工。”
聽到臨時工,王庸頓時明白過來。怪不得博物院的工作人員會讓他送書來,臨時工不就是幹雜活的嗎?
“哦,那你有什麼事情嗎?如果需要我做什麼,只要力所能及,我肯定不會推辭。”王庸倒是沒有表現出什麼不耐煩。
年輕人眼中露出淡淡興奮之意,不過仍舊有些緊張,支支吾吾道:“其實也沒什麼事情……就是……就是……”
“什麼?”
“我……想拜您為師!”年輕人終於鼓起勇氣,說出自己請求。
而因為太過用力,使得最後幾個字聲音格外的大,驚到了整個辦公室的人。
所有人都齊刷刷看向這個年輕人,愕然看著這個想要拜師的傢伙。
年輕人不由更緊張,臉色變得通紅,恨不得掉頭就走。
只是不知為什麼,腳步卻始終紮根在原地,堅持不動。
王庸見狀,笑了起來。
“能說說為什麼嗎?我雖然有點名聲,可是你應該知道,都不是什麼好名聲。你要是覺得拜了我為師,能夠自此一路暢通,平步青雲,那就大錯特錯了。你能得到的只有無數同行的敵視跟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