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一棟建築內。
八重菊正在召開最新一期會議。
按照以往慣例,八重菊的會議是一週召開一次,而這一週已經召開過了。再度召開的原因,只因為一個人。
王庸。
會議主持人目光嚴肅的看著在場眾人,道:“針對王庸的計劃失敗,而且還讓王庸因禍得福,成為東洋家喻戶曉的人物。就連江戶市政府都準備給他頒發榮譽市民勳章!如果不是我攔下來,恐怕此刻勳章已經掛在了他的胸前!”
老者顯然跟氣憤。
本來這件事情可以避免的,沒想到僅僅因為一時的貪心,決定趁機對付王庸。導致瞭如今的後果。
“這次計劃是竹內提出來的,理應由他負責。何況他接替的也是小惠子閣下的位子,小惠子因為對付王庸而死,所以有關王庸的事宜,也應該交由竹內一併處理。”一個人提議道。
竹內臉色一冷。
這批人還真是會落井下石。王庸這麼難對付,傾組織之力都沒能幹掉他,現在卻提出讓竹內一個人負責,這不是故意要竹內難堪嗎?
竹內剛想反對,沒想到主持人連徵求大家意見都沒有,就直接同意了。
“可以。竹內對王庸瞭解最深,確實是最佳人選。以後有關王庸的事情全部交由竹內,其他人無須過問。大首領對我們近期的工作已經表示了不滿,我們必須謹記一點:我們的目標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整個世界!”
“是!”與會眾人全都站起身,點頭道。
只有竹內,嘴裡發苦。他實在想不出能夠如何對付王庸,王庸幾乎成為了一個bug,遠遠超出了他這個程式設計師修補的能力。
或許,只有請出大首領才能一擊制勝吧!
………………………………………………
東洋機場。
王庸剛剛登上飛機,還不知道因為他一番話而引發的諸多風波。
機票是英朗給王庸訂的,頭等艙。本來英朗想要一同飛往華夏的,但是在王庸勸說下,還是先回家跟父母說一聲,等下個月再去華夏尋找王庸。英朗早在幾天前就已經訂好了機票,畢竟聖櫻山論學之後,不管輸贏王庸都該回國了。
還好上天眷顧,出現了一起襲擊事件,不然王庸還沒那麼容易戰勝千葉真昔。
當時的論聖,王庸固然說的精彩,但是千葉真昔說的也滴水不漏。
想要單從言論上就讓千葉真昔服氣,卻是不可能。
而挾持事件一出,卻是幫了王庸大忙。王庸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他的聖人理念,而千葉真昔卻因為話語裡的猶豫,獲得東洋民眾的惡感。
於是高下立判,王庸輕而易舉獲勝,並且收穫民心。
據說現在美國不少人都在極力邀請王庸去講學呢。
這就是意外之喜了。
王庸一直頭疼該如何獲得西方民眾的認同感。南韓跟東洋還好,畢竟同屬於華夏文化圈,按照遠交近攻的古老外交準則,只需要將南韓、東洋兩國的自信碾壓,他們就多半服了。
可是歐美諸國屬於完全不同的文化圈,文化碾壓對他們而言根本不存在。想要讓他們認同華夏文化,卻是極為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