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場比賽,沒有理由因為遊客的不耐煩而放棄。
“差不多了,看大家都失去耐心了呢!最後一個問題,單單從‘聖’這個字來解釋,你覺得何解?”王庸看一眼四周遊客,道。
千葉真昔究竟年齡大了,這一會快節奏的思想對撞,讓他流露出明顯疲態。
聽王庸提出最後一個問題,千葉真昔不由振奮起精神,微微思考一下,隨即手指蘸著雪水,在石桌上寫下一個大大的“聖”字。
“聖,左邊耳朵,右邊嘴巴,乃耳聰口敏,通達事理之意。結合下邊的‘王’字,便是言行達到一定高度,法傳天下的王者。就如孔子,三千弟子,教化百世。這便是聖人,也即人中之王。非彪炳千秋、流芳萬古之人,而不稱聖。”
千葉真昔回答。
話音剛落,頓時迎來一片喝彩聲。
“好!聖人就是真正的王者!他們不像是某個朝代的皇帝一樣,只能統治幾十年,也不像是某個皇朝一樣,只能存續百年。而是不管天地怎麼變幻,人世怎麼滄桑,聖人的言論始終都亙古不滅。朝代更迭無數,聖人卻屹立不倒。這就是聖人!”
“沒錯,如果說古代封建社會有什麼值得大書特書、吹噓讚歎的人傑,我想除了那幾位聖人,再無其他。什麼掃六合並八荒的始皇帝,什麼統率圓桌騎士征戰大陸的亞瑟王,在聖人面前全都不值一提!聖人就是天空中的恆星,永遠光輝明亮,永遠高懸夜空!”
幾個東洋遊客情不自禁說道。
顯然,這幾人對於漢學有著不錯的理解,幾句話都說的頗有道理。
“是這麼個道理。”山頂上的遊客相繼點頭,覺得千葉真昔描述的很對。
不少華夏遊客雖然明面上沒有任何表情,其實心中也是暗暗贊同的。
華夏數千年的歷史無疑就是千葉真昔那段話的最好佐證。
從黃帝開始,多少個朝代覆滅了,多少個氣吞六合的帝王死去,可唯獨幾位聖人始終閃耀在華夏曆史長河中,如永久不滅的星辰一般,指引著整個民族的腳步。
這些人,奠定了華夏的民族核心,這些人才是真正的萬古之王,而非那些一朝一代的人間帝王。
千葉真昔這個答案回答的太恰如其分了,根本就沒有給王庸留下補充回答的餘地。
這次,王庸似乎凶多吉少,要死在自己主動提出的問題上了。
果然,王庸聽了千葉真昔的答案,久久不語。
好像被難住了。
東洋民眾見狀,不由露出淡淡喜色,旋即收斂。
有前車之鑑,他們卻是不敢高興太早了。王庸連續幾次反轉,已經把他們脆弱的神經摺騰的經受不起任何風吹草動。
萬一王庸再來一次反轉呢?
東洋民眾是真的害怕了。
“王老師怕是不好回答了。”一個華夏留學生搖搖頭,道。
“是啊,王老師就不該主動提問的。千葉真昔把答案說了,王老師要是隻為追求不同,隨便說個不一樣的答案,多半要輸。在大家心裡,千葉真昔這個答案才是足以服眾的標準答案。”另一個留學生感嘆。
再看王庸,依舊不動聲色。
只是嘴角泛著一絲笑意,裡面好像有淡淡的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