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第九百四十二章 前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四十二章 前知 (3 / 3)

如果不是王庸運氣暗勁抵擋,這下絕對受傷不輕。

“蒙準了?”王庸狐疑想著,又是身體一動,整個人化身一頭大熊,朝著黑袍人兇猛撞擊過去。

可這次依舊一樣。

王庸腳步才邁出,黑袍人就已經閃到了一側。

王庸表情終於變了,他終於意識到黑袍人不是蒙的,而是真的具備前知的能力!

黑袍人見王庸不再動彈,眼中露出一抹哂笑,道:“怎麼不進攻了?我可是想要好好看一場猴戲的。”

王庸盯著黑袍人半晌,道:“至誠之道可以前知,你竟然達到了這種心靈境界?如果不誤入歧途,也算是一代宗教大師了。”

《中庸》中有這樣一段話:“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這段講的就是黑袍人這種前知能力,在佛教中叫做他心通,在道教中叫做心血來潮。

只不過這種心靈境界非常難以達成,只有那些靜心讀書數十年的大儒,心無雜念參禪修道的和尚、道士,才能做到這一步。

而在《中庸》中,也給出了進一步的做法:“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就是說只有天下至誠才能盡知萬物之性;能盡知萬物之性,自然就能盡知人之性;能盡知人之性,自然就能盡知物之性;能盡知物之性,就可以參贊天地的化育;能參贊天地的化育,就可以與天地互參,也就是可以明白天地化育生成的規律;能心契天地化育生成的規律,就自然可以前知,可以預知事物發展的趨勢。

顯然,做到這些一個大前提就是心靈足夠純淨,要做到毫無雜念。

最起碼,王庸現在就做不到。

沒想到黑袍人竟然已經到達這種心靈層次。

聽到王庸的話,黑袍人發出一聲不屑的冷笑,道:“誤入歧途?套用你們華夏一句話就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你認為我誤入歧途,我還認為你現在就走在歧路上!人死燈滅,懵然不知,空餘一堆白骨被後人恥笑,這才是大部分人的悲哀之處!到死都不知道生而為何,死而為何!就如你。”

“哦?那你知道?朝聞道夕死可矣,如果你能真正告知我其中秘密,就算死在你手下,我也絕無怨恨。”王庸道。

這倒不是他在挑釁,而是實實在在肺腑之言。

生與死,從人類誕生以來,就是一個始終橫亙在人類文明之路上的檻兒。

所有先賢都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出確切的答案。

王庸有時候就真的想要死一次,試試死亡後的世界到底有什麼不同,生與死之間到底隔著些什麼。

只是理智告訴王庸,人死不能復生,這樣做太過愚蠢。

現在黑袍人竟然說他知曉生死的秘密,王庸當然迫不及待想要聽一聽了。

誰想,黑袍人卻森然一笑,道:“有些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雖然講不清楚,卻可以助你一臂之力。送你死一次,親自感受下!”

說完,黑袍人長嘯一聲,身上的黑袍無風自動,獵獵作響。

袍子下襬處有一個個小孔,風穿過小孔,發出猶如尺八般的嗚咽之音,在黑夜裡顯得格外的滲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