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走!回去寫稿子!”一個記者腳步匆忙,拉著同事就往報社奔跑。其餘一些守候在旁的記者也是恍然大悟。現在的新聞搶的就是時效,誰能最快拿到獨家報道,誰就搶到了先機,搶到了金錢。
所以根本無須親自證明王庸是不是真的死了,先報道出來再說!
大不了在文中加上一句推測嘛!
嘩啦啦,十幾個記者都瘋了一樣的跑向自己車子。還有人拿著電話在通知報社領導,都想最先報道這件事情。
只有人群中一個瘦削的年輕人一臉不屑。
正是昌秀。
不知為什麼,他對王庸並沒有太多恨意,相反還有些喜歡王庸。
他認為王庸死不了,王庸肯定已經透過別的渠道走了,或者還滯留在國技院內。
所以他並沒有急著將此事做成報道,他在等待,等待一條與眾不同的獨家新聞。
只是,十幾分鍾過去,國技院門口的人都已經散的差不多了,都沒有見到王庸出來。
好像,王庸真的已經死了。
“不可能。”昌秀喃喃自語,臉上帶著濃濃失望。
“喲,這不是昌秀嗎,還沒走?哈哈,這下你們報社的新聞獨家來源斷掉了吧?真是可惜呢!不過我也挺同情你的,出賣一個南韓人的自尊,向一個外人搖尾乞憐。結果換來的只有不到一個星期的紅火,接下來你們報社要倒黴嘍!”現場最後一個同行記者毫不留情的嘲諷道。
卻是《朝陽日報》。
自從昌秀所在的報社成功搶下《朝陽日報》發行量第一的名頭後,《朝陽日報》的員工就恨上了昌秀所在的報社。
此刻看見昌秀,自然迫不及待的落井下石,上來踩一腳。
他手裡拿著一個筆記本,卻是直接在現場就完成了最新報道。此刻《朝陽日報》那邊的網站上已經報道出了王庸的死訊。
速度遠超其他同行。
“唔,短短時間已經有六萬多人的瀏覽了。昌秀,你們報社呢?讓我看看……”《朝陽日報》的記者面帶譏諷之意,順手開啟昌秀報社的網站。
只見製作簡陋的網站上,置頂的還是前幾天的新聞。
玉山論學跟駭客大戰。
這兩件事雖然都火極一時,但是早就過了新聞時效。現在關注這些的人已經很少了。
“嘖嘖,這網站ui,我三年級的侄子都能做個比這更好的。我再看看瀏覽量,哇,真多,一萬多人呢!”《朝陽日報》的記者故意把一萬多人拉的聲調很長。
昌秀被嘲諷的面色通紅,一句話說不出來。
嚴格意義上他還是一個實習生,畢業的學校也是一個不入流的小學校。像他這種大學生,滿大街都是。其實他很珍惜現在這份工作的,也很努力。
可究竟經驗欠缺,面對同行老記者的擠兌毫無還口之力。而且也沒有第一時間把王庸疑似身亡的訊息傳回去。
這其實是一個記者的大忌。
叮鈴鈴,這時候昌秀的手機忽然響了起來。
昌秀趕緊接通,卻是報社領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