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你上場了。”李在先在心底輕輕道。
然後將五冊《永樂大典》拿起,走向王庸。
就跟一個大度的君子一樣,李在先滿臉帶笑,用聽上去異常誠懇的語氣道:“恭喜,王老師,你贏了。果然江山代有才人出,像我這種老人,早就該被歷史淘汰的。如果不是你出手,不知道我還要在這個空中樓閣般的位置上呆多久呢!”
“呵呵。”王庸乾笑一聲。
王庸覺得自己就夠不要臉的了,沒想到李在先更不要臉。
輸了就輸了吧,竟然故意把他的失敗歸咎於歷史淘汰上,搞得好像王庸是沾了歷史規律的光,才贏得李在先一樣。
王庸敢肯定,用不了幾個小時,南韓媒體就得拿著李在先這番話當藉口,將李在先失敗說成年齡上的劣勢導致,故意淡化學術層面的原因。
這種無賴行徑,很頭疼,卻也很無奈。因為一個人假如臉都不要了,你還真的拿他沒多少辦法。
除非……接二連三把他的臉皮都剝下來,讓他徹底再沒有臉面!
王庸眼睛眯起,似乎真的在考慮這個主意是否可行。
“願賭服輸,《永樂大典》夢字韻五冊是你的了。”李在先將五本書遞向王庸。
這舉動,登時讓一干南韓人心疼的不行。
這可是真正的國寶啊,就這樣交給了王庸,他們能不心疼?
就連孫興民,都是搖著頭,不敢看。
這玩意的寶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給一座金山都不換。
而華夏網友則瞬間沸騰。
“時隔百年,國寶再次迴歸華夏!可喜可賀!”
“前有元沉船出水,後有《永樂大典》回國。兩件事都是讓人振奮的大事啊!更巧的是,兩件事情全都跟王老師有關。”
“王老師真是華夏福星,這次南韓之行收穫之豐讓人羨慕嫉妒恨。估計回國後一個表彰是跑不了。”
王庸接過五冊《永樂大典》,撫摸著飽含歷史氣息的書頁,心中也是感慨萬千。
這五冊收回了,但是流落在外的其他近百冊呢?何時才能迴歸?
王庸不知道。但是王庸知道一點,未來,所有流落在海外的華夏文物,最終都會回流。因為未來的華夏將會成為整個世界的文化中心,文物只有回到華夏才能體現最大價值。
“檢查一下吧,如果沒有問題,麻煩簽收一下。免得到時候出現沒必要的糾紛。”李在先目光閃爍,道。
王庸點點頭,開始檢查五本古籍真偽。
而當他翻看到中間某本的時候,忽然一愣,目光落在夾在書頁之中的一本薄薄小冊子上。
if(('readtype != 2 && 'vipchap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