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第八百五十二章 藏謎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五十二章 藏謎詩 (1 / 3)

南韓講解員聞言不由一滯。

她有心想要反駁,可是因為有前車之鑑,她已經不敢理直氣壯的衝王庸大聲嚷嚷了,因為很有可能最後被打臉的是她。

她把希望放在了遊客群中,希望會有一個身披金甲聖衣,踩著七色雲彩的英雄來解救她。

只是她的希望註定落空。

非但沒有英雄來救她,反而有一個遊客落井下石的道:“這位先生說的對,當時元朝時候釉裡青紅瓷燒製技術確實不成熟,單純的將這種詩文特點強加到民間現象上,是不科學的。”

卻又是之前那個大學生。

如果不是他說了一口流利的韓語,還帶著慶州腔調,講解員一定懷疑這傢伙是內奸。

講解員眼裡出現濛濛霧氣,想哭。

她從事這個工作好幾年了,還是頭一次遇見這麼欺負人的遊客。

嗚嗚,太欺負人了!

讓而讓她沒想到的是,王庸的欺負才僅僅開始。

王庸信步往前,走到了展架前面,直接取代了講解員的位置,開始了知識普及。

“大家看這個瓷盤,這上面寫得是‘流水何太急,深宮鎮日閒’。博物館給出的解釋是,這句話出處不明,疑似元曲句子。實際上這兩句話出自唐宋,早在元朝之前就已經有了。

其中記載最有史可查的是宋朝劉斧所寫的《青瑣高議·流紅記》。故事講的是一個唐代書生赴長安趕考,路過皇宮後牆,見宮中流出的溪水中飄著許多紅葉,其中一片紅葉上寫著:‘流水何太急,深宮鎮日閒。殷勤謝流水,好去到人間。’

書生撿起這片紅葉,越讀越覺得此詞寫得妙極。同時認為是宮中婢女所寫,佩服宮女才華,思慕之下,便回詩一首: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書生將這句詩寫在另一片紅葉上,放入溪水之中,從此未娶。

十年之後,宮中放出宮女數人,書生受於父母之命娶了其中一人。新婚之夜,揭開頭蓋,為新娘子美貌所驚。無巧不成書的是,婚後一天,新娘子無意中發現了那篇題有詩句的紅葉,詢問之下,取出另一片十年前拾自溪水中的紅葉,兩相對證,相顧無言,方信冥冥之中自有緣分。”

“穩!老司機開車就是舒服,各種典故信手拈來。這下棒子們服了吧?”直播間裡觀眾們大喊道。

對於王庸的文化底蘊,華夏網友早有領教。此刻見王庸在直播中更是隨口就講出一段,愈加佩服。

而南韓遊客在聽了趙莉翻譯之後,都默默無言。

他們其實很想讚歎,但是礙於民族尊嚴,卻只能硬生生憋在心中,別提多難受了。

南韓講解員則面色通紅,支支吾吾半天,沒說出一個字來。

只能將手一揮,做賊似的看了王庸一眼,見王庸面色正常,然後才宣佈:“下面我們去……去……那邊!”

說完講解員帶著一眾人往一個小展廳走去。

只是才走進去,講解員心裡就後悔了。

因為這個展廳裡展出的瓷器是被南韓專家認定為不明窯口的。

按理說南韓專家這種嚴謹的工作態度沒問題,因為他們確實看不出這是出自華夏哪個窯口。

但是誰能料到今天偏偏有個妖孽似的遊客在?說不定他就知道這是出自哪裡呢?

“千萬不要知道,千萬不要知道!”講解員心裡默唸,把南韓所有神仙大佛都給拜了一個遍,然後才鼓起勇氣走到櫥窗前。

“大家看,這是新安沉船中出土的比較另類的一批瓷器,這些瓷器都是黑色、褐色或者醬色的釉質,區別於華夏幾個大窯。所以南韓專家們推斷其出自某個不知名的鄉野小窯,是船員們日常用來生活的瓷具,非貿易買賣所用。”

講解員一邊說著這些話,一邊偷看王庸。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