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卻見舞臺上再度出現一位戴面具的人。
卻是接著前面那人的歌詞唱起來。
“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
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
貪歡一刻偏教那女兒情長埋葬”
這人唱完,又從後臺走出一個面具歌手,唱起了第三段。
赫然是一個歌曲接力。
最終舞臺上出現七個人,七人合力演唱著這首《難唸的經》。
等到最後部分,又分成七句,一人一句。
“啊捨不得璀燦俗世。”
唱完這句的人揭下面具,當即引來電視機前一堆少女尖叫。
卻是劉宇。
其實一些人早就聽出來了,因為這裡面就兩個人的聲音不穩定,一個是劉宇,另一個不用猜,是跨行演唱的張慶之。
“啊躲不開痴戀的欣慰。”
這句之後,又一個人輕輕將臉上的面具摘下。
是陶即。
陶即的唱功就比劉宇好了太多太多,幾乎完美再現了周華健的意境。
“啊找不到色相代替。”
這句之後,揭開面具的人再度引發山呼海嘯的歡呼。
能有這種號召力的,除了薛傑也沒別人了。
薛傑唱功跟陶即不相上下,還進行了一些個人理解上的演繹。不愧是目前華夏正當紅的炸子雞,真的有實力。
“啊參一生參不透這條難題。”
這是一段民族唱法的發音,不用猜,肯定是倪靜阿姨。
倪靜早年學過美聲,她嗓子也很棒。
……
當音樂結束,臺上七個人全都完成了揭面。
不少觀眾坐在電視機前狂拍大腿,感嘆:“牛比!不愧是央視,手筆就是不一樣!”
畫面一轉,這時卻見一個身材窈窕的亮眼美女走上臺。
步伐輕盈,笑容自然,給人非常舒服的感覺。
卻是主持人韓粒登場。
“大家好,歡迎收看《國學論劍》第一期節目的播出!剛才呀,咱們七位論劍明星合力演唱了一首經典的粵語歌曲《難唸的經》。可能有觀眾就要問了,他們為什麼要唱這首歌呢?為什麼不選擇其他的呢?其實,這跟我們節目的主旨有關。
據作詞者林夕自己說,這首歌是他參考著《金剛經》寫出來的。其中每一句歌詞,都充斥著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的禪意。如此複雜的情感,僅僅用一首歌詞就表達了出來。這,便是華夏文化的魅力。而禪學,也正是華夏本土化的一種標誌性文化。跟道家、儒家、佛家合成三大家。
國學論劍,論的也正是這些細枝末節、點點滴滴裡的華夏精氣神!”
韓粒這個開場,不僅講出了明星們演唱《難唸的經》的原因,更是承上啟下,正式拉開了《國學論劍》的序幕。
“好!”電視機前,大片觀眾鼓掌叫好。
《國學論劍》第一期,反響卻是出乎預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