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庸竟然不躲不閃,迎著魚老的手掌就撞了上去。
如一架高速奔跑的超重坦克,要跟戰鬥機較個高下。
戰鬥機厲害在於它能飛,當它不飛了,選擇跟地面的坦克硬撞的時候。雖然也能將坦克撞毀,可是戰鬥機本身也會受到重創,甚至就此報廢也說不定。
王庸催動燃血玫瑰,瞬間爆發力已經變得極為恐怖。
就算魚老是化勁高手,面對這種猝不及防的碾壓式爆發力,也會準備不足。
如果魚老選擇硬吃王庸這一撞,不佔據體力跟年齡優勢的他,恐怕多少都要受傷。
“不知天高地厚!”魚老哼一聲,抓向王庸的手腕猛的豎起,變成了一張網。
王庸就跟身負甲殼的金龜子一樣,看似飛得很快,自身又很兇惡。實際上效果卻可憐,面對人類設下的一張窗戶紗網都撞不破。
王庸此時就撞上了魚老的紗網。
磅礴的力量洶湧堆積到了魚老手掌上,就是這麼一隻小小的手掌,硬是衝不破。
魚老寬大的衣服無風自動,飄揚在夜色中。腳下穩穩站立,一隻手抵住王庸。
如果細心觀看就會發現,魚老站立的地方土層在微微蠕動。好像下面藏著一隻蚯蚓,在不斷翻耕土壤。
實際上這是化勁高手特有的卸力方式。
先黏,後走。
所謂黏勁,就是太極中常說的“不丟”。與對方交手時,招式千變萬化,但有一點必須時刻提醒自己,即知己知彼。如何才能做到知彼?這就要求使用黏勁,黏住對方的面板,體會對方勁的走向和強弱。透過長時間的磨鍊,去掉身上的強硬、拙力,化僵為柔,完全做到用意不用力,這樣就能輕靈奇巧,內勁暗藏,相隨不背,對對方的勁道瞭如指掌。
魚老在觸到王庸的第一下,就是用上了這種黏勁。手掌一下子就黏住了王庸衝過來的勁力,這時候即便王庸想要收招回退,魚老也能順勢跟上,對王庸造成追擊傷害。
而只靠黏勁卻是無法卸掉對手巨力的。最重要的還是緊隨黏勁之後的走勁。
所謂走勁,即“不頂”。在對抗中,一旦感覺到對方使蠻勁逼迫過來,不要硬頂。應該順著對方勁道的方向,把他的勁引到另一邊去。打個比方,就好像治水,洪水洶湧襲來,光靠築壩抵擋,畢竟不是良策。如果採用疏導的方法,把水流引向低處,便可起到長久的緩解作用。走勁的道理也是這樣,對方大力襲來,如果硬頂,勢必有受傷的危險。倘若把對方的勁引向一邊,則對方的勁力必然落空,我則可以乘虛出擊,事半功倍。因此拳譜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走勁練習的最高境界,是“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稍微有一點勁加在身上,都可以化去。走勁的關鍵在於學會用腰。腰脊要做到垂直中正而放鬆。垂直中正,則易轉動;拉長放鬆,則不易受力。
魚老衣服無風自動,就是因為用上了腰腹丹田氣,牽扯動了衣服。
而魚老腳下的土壤跟蚯蚓一樣蠕動,卻是利用走勁將王庸的力量全都卸到了地面。好似電流一樣,一重重力量傳導過來,不斷的震動,就使得土壤鬆軟蠕動起來。
化勁高手的可怕之處就在於此。
他打你可以隨便用什麼勁力,明勁、暗勁想用什麼用什麼,你全都抵擋不住。但是你打他,即便是用上暗勁,也會被他輕鬆化去。
一種狗咬刺蝟,無從下口的感覺。
王庸就體會到了這種令人發狂的痛苦感覺,他只覺自己力量源源不斷打出去。可魚老卻就是腳步都不帶移動,一隻手掌就把他給抵住了,看模樣似乎還遊刃有餘。
王庸想要撤勁,卻隱然察覺到魚老手掌重心其實是在不斷遊動的,卻是始終在聽著王庸的勁力。只要王庸敢貿然撤勁,魚老就會順勢一掌追擊過去,把王庸拍成一塊肉餅。
“你跟我回去吧!”魚老忽然開口,手掌往反方向一個牽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