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小姐的貼身家教>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就是那個沙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九十五章 我就是那個沙比 (1 / 3)

又是數個小時的顛簸,好在這次的客車是直達車,九點鐘左右王庸就到了天泰市。

本來王庸想要去學校看一眼的,但是轉念一想,去了難免有牽掛,還是不去為好。

至於住處,王庸也不想回了。

明天就是跟姚星元的比武,擂臺就安排在姚星元的天意武館。

那可是海拔一千多米的山上。姚星元在那裡開設武館自然已經習慣了高原地勢。

可王庸還沒熟悉。以前在西北軍的時候王庸也在高原執勤過一段時間,只是距今已經比較遠了。好不容易鍛煉出來的身體怕是早就不適應高原反應了。

為了保險起見,王庸決定即刻上山,先在天意武館周圍找一間賓館住下來,適應下場地再說。

說去就去,王庸直接坐上公交去了玉皇頂。

讓王庸鬱悶的是,從正面上山還得搭上一張門票。一百八,心疼的王庸不輕。

早知道就報天意武館的名頭了。那些在山上開館的人都是免費出入的。

大早上登山的人不多,反倒是下山的人不少。都是昨晚逗留在玉皇頂準備看日出的遊客。可惜的是昨晚天公不作美下了一場雨,讓多數人都躲進了賓館裡。沒能看到雨後那更加明豔動人的日出。

有時候成敗只在於多堅持那一下。

信步往山上走著,王庸時不時扭頭欣賞著沿途風景。

作為天泰人,王庸還真沒以遊客的身份攀登過這座山。

這座歷來帝王不惜勞民傷財不遠萬里都要來封禪的名山,被賦予了太多景色以外的東西。

王庸這一路走來,單單是書法石刻就看到了不下二十處。

玉皇頂的石刻幾乎涵括了整個華夏的書法史,展示了華夏書法藝術形變神異、一脈相承的發展脈絡。書法藝術在玉皇頂主要以石刻形式儲存下來,其中大部為自然石刻,少量為碑碣。

“咦,那是秦石刻?”王庸一抬頭,看見前方一方石碑聳立。

卻是玉皇頂最早的一塊石刻,秦朝時期留下的。

據記載,這塊秦石刻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刻石原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時所刻,共144字;後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刻制,共78字。

刻石四面廣狹不等,兩側均為那位著名的法家人士李斯所刻。

只是因為歲月原因,石刻上的字早就湮滅剝蝕,於今剩下的只有秦二世詔書10個殘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

誰能想到那個朝堂之上指鹿為馬的李斯,寫出的竟是這等忠心耿耿的碑文。

再往上,卻是一方人盡皆知的石刻。

二蟲。

這是清末歷城名士劉廷桂留下的一方字謎石刻。一直以來都無人能解其意思,直到建國後郭沫若先生才道出了其中真意。

二蟲乃是風月兩字的字芯,只寫二蟲兩字表示風月無邊之意。

文人心思巧妙可見一斑,華夏文字之博大精深也可管中窺豹一番。

王庸只覺有趣,信手便摸出手機拍了下來,配上一行文字發在了高一四班的一個聊天群裡。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