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功宴那晚韓三爺提了讓秦慕楚給《建d大業》當副導演,導一段戲的事。
第二天一早劇本就發來了。
這些天秦慕楚除了去公司製作電影后期,就是看《建d大業》的劇本。
花了兩天時間,把電影劇本過一遍,他就準備給韓三爺回覆了。
“五四運動這一段怎麼樣,劇情夠激烈,場面也很大。”
楊蜜這段時間也跟著在看《建d大業》的劇本,對於裡面的劇情也算了解。
她覺得男友選“五四運動”這一段導最好。
可秦慕楚卻搖了搖頭:
“這段是不錯,但我不想導。”
“那你想導哪一段?還有更好的嗎?”楊蜜以為自己沒發現最精彩的那段。
“不是,如果選擇的話,肯定是這一段最好。”
“五四運動”這一段起碼要動用幾百人的群演遊行,場面是很大,拍好了也會很壯觀。
“那為什麼……”
問到一半,楊蜜似乎有些明白了:
“你不想導這部電影?”
“嗯。”
秦慕楚點頭。
不想導的原因就在於他不怎麼看好這部電影。
這電影是很碎片化的,由辛亥革命到建d這一段時間的重要事件構成。
一個事件十來分鐘,每個人的戲份都很平均,比之前作還要“散”得多,每個事件、人物都刻畫得不夠深入。
他已經想象出看這部電影的感受,就像是在看十幾部電影的預告片一般。
但這也不能怪誰,畢竟一部電影要把那波瀾壯闊的十幾年拍得詳細,每個人物都有足夠篇幅展現,確實不現實。
拍成幾十集的電視劇還差不多。
作為一部獻禮、簡單科普的電影來說,還是及格的。
不過想超越前一部,一部更比一部好,秦慕楚對此不樂觀。
按照他的本意,只作為演員出演一個角色最好。
但韓三爺都已經這麼說了,而且條件開得很豐厚,他也不好拒絕。
長戲份他是不想導的,導其中一段短戲他還願意。
把這些說給楊蜜聽,她也理解地點點頭,轉而又問:
“那你想導哪一段?”
秦慕楚翻開劇本到摺疊的那一頁,說道:
“胡適之說文言文與白話文誰更簡潔那場戲,這場挺不錯的,場景簡單,順利的話一天就能拍完。
正好這場戲還有幾個女學生,到時候可以安排給伱們。”
說著,鼻子動了動:
“是不是什麼東西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