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長河找到朱琳他們的時候,朱琳他們正在未名湖前面,給海文他們挨個做採訪。
“三十年後,我覺得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能到日本的四分之三左右,這主要是因為我們的體量太大,人口太多”
鏡頭前面,海文在那裡侃侃而談。
從參與了《大國崛起》的創作之後,這哥們對於西方經濟學產生了很濃厚的興趣,現在說起來也有理有據了。
李長河站在攝影機後面,聽著海文的分析,笑而不語。
其實在這個點上,他覺得海文說的還真沒什麼錯。
30年後,中國的總GDP雖然超越了日本,但是人均還是要低的。
而即便是拋開人均,用普遍性群體收入來看,未來差不多也要到2020年以後,收入才大致持平。
李長河前世寫自己那本書的時候,查閱過資料,日本在八十年代巔峰期的時候普通人工工資都在一萬人民幣左右浮動,小城市低一些,七八千左右。
而像那些大企業的職工比如說豐田本田這些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工人的年收入,都在20萬上下浮動。
這個水準,未來持續了幾十年都沒有變動。
而差不多國內也要到2020年左右才能大體上達到這個水平。
這可是相當於四十年後了。
所以三十年的時間,達到本子四分之三的經濟水平,海文這個判斷的還真沒什麼錯。
等海文雙林他們說完,李長河也走了出來。
“長河,你怎麼不說兩句?”
看到李長河過來,海文他們笑著問道。
“我昨天就講了,對了,我聽董老師說,咱們接下來要調宿舍了?”
“對,有這個說法,但是具體怎麼分還不清楚。”
“董老師跟你說了?他找你不會就是為了宿舍的事情吧?”
海文好奇的問道。
李長河點點頭:“對!”
“這事還要單獨找伱,難不成要給你單獨的待遇?”
海文他們有些懵,只是分個宿舍,怎麼還單獨找了李長河。
難道要單獨給他個待遇?
“沒那麼誇張,不過確實給我安排了任務,等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李長河也沒直說,這事現在不宜鬧得滿城風雨。
“行了,我們先走了,等明天回來再說!”
拍完了北大接下來他們還得拍點別的地方。
“你們要調整宿舍?”
去清華的路上,朱琳好奇的衝李長河問道。
李長河點點頭:“對,董老師找我,是想讓我去研究生宿舍當個陪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