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9月17日,週日,同時也是中秋節。
也就是在這天,經濟系的互助金專案正式推出。
隨著劉偉和陶海肅集結了政經系兩個班班委成員的宣傳和推動,最終在中秋節這天,正式開始實行。
很多同學在知道李長河拿出電影改編費當互助金的舉動後,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是心裡還是默默地感激的。
就連繫裡的老師知道之後,都讚歎不已,跟別的系的老師聊起來,都是與有榮焉。
畢竟這個時代,絕大部分學生都是貧窮的,窮才是正常狀態,能領著單位工資在學校的是極少數。
但是申請有個前提就是,你首先得是D員。
“行!”
李長河這時候微笑著說道。
李長河有些詫異的問道。
再加上後世的思維影響,他對於加入組織並沒有那麼迫切的心思,所以這個事李長河從來沒有主動過。
現在的劉新武是京城出版社的文藝編輯,沒錯,就是那個即將給李長河出文集,並馬上推出《十月》的京城出版社。
聽到陳建功的安排後,他又快步來到了圖書館正門口,鄒士方他們已經等在這裡了。
為什麼?
因為北大77級全年級近一千人,而這其中是D員的不到一百人。
不過劉建青是人民文學的老前輩,劉新武也沒招,只能乖乖跟著走了進去。
“劉編輯,你好!”
一般而言,五塊十塊的就是上限了,不可能你張嘴借一百就給你一百。
而李長河則是在門口,很快,學校的高層大佬,馬世江季羨林他們聯袂而來。
而接下來的時間,李長河更忙碌了。
可不能讓他挖了牆角。
“彆著急,你還有一關要過呢!”
這貨現在還是十月的編輯呢。
“劉主編您好!”
陶海肅衝著李長河科普說道。
他這個身份加學歷,甚至大膽的說,一步登天分配到最高的政務機關都是有很大的可能的。
現在好了,這筆錢放在了他們宿舍錢箱裡,大家有需要的公開申領就可以了。
鄒士方急忙走過來熱情的跟劉建青打招呼。
後面回來之後,他一直到考上大學之前,都沒參加社會工作,然後即便是來了北大,他也不算是根紅苗正的那批。
“行了,回去寫入D申請書吧,寫好了交給陶海肅,他會幫你交到團委的。”
劉新武這時候認真的衝著李長河說道。
可是奈何跟李長河不熟,而且李長河也經常不在學校,想要找李長河借錢,要麼張不開嘴,要麼找不到人。
但是那個姓錢的老師,敢咬住他的檔案問題找事,卻不敢拿海文的檔案說事。
“趕明兒起,咱也是入D積極分子了。”
如今文壇上取傷痕文學而代之的是【知青文學】這個稱呼,李長河如今自然而然的就是【知青文學】的開派祖師了。
“老師,你也知道,我之前家裡情況,以前當知青的時候也申請過,後面被駁回了,我就沒再申請了。”
“老鄒,我給你介紹下,這是人民文學雜誌社的副主編劉建青。”
“怎麼樣,長河,是不是驚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