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1977:開局相親女兒國王> 第九十一章 重生崛起的開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一章 重生崛起的開端 (1 / 2)

1978年的北大經濟系迎新會,遠沒有後世那麼隆重。

剛剛從前些年的混亂裡面恢復教學秩序的北大,此刻依然面臨著很多的問題。

比如說師資力量的缺乏,比如說教學辦公環境的簡陋。

所以所謂的迎新會,也只是經濟系的老師露面,跟所有的同學見了一面,然後簡單的講述了一下而已。

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如今的北大,又是熠熠生輝的時代。

因為許多的近現代大師,如今都在世,而且在北大教學。

比如說如今經濟系的系主任陳岱孫先生,就是國家1956年評定的一級教授中的一位,也是唯一經濟學教授。

而未來大名鼎鼎的厲以寧,蕭灼基他們,現在還只是普通的講師。

除此之外,李長河還特別關注了一位老師,那位老師名叫洪君彥。

這是一位剛剛被安排回來的老師,在講臺上,看他的精氣神還有些差。

一開始聽到他的名字,李長河還有些耳熟,總覺得在那裡聽過。

認真回想了一下他才記起來,這位老師大機率就是陳開歌的前岳父,也就是陳開歌的前妻之一洪小姐的父親。

不過李長河關注他並不是因為八卦,而是因為在這些知名的先生和講師之中,洪君彥老師是很少見的西方經濟派講師,跟厲以寧一樣,精通西方經濟。

而這恰恰符合了李長河的需求。

李長河報考北大經濟系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這個時代,他需要為自己腦海中的前世記憶規劃出一條合適的變現途徑。

這個變現途徑不僅僅需要合理的環境,也需要足夠的資料資訊。

否則,你一個土生土長的國人,下鄉的知青,上哪裡知道那麼多國外的資訊,乃至獲取國外的資本?

李長河相信,如果自己魯莽的上來就利用前世的資訊變現,那麼首當其衝迎來的,絕不是收穫的喜悅,而是嚴密的審查。

所以,他腦海中的西方經濟知識從哪裡來,必須有一個明確的來源路徑。

而這個路徑,就是李長河選定北大的原因之一,北大有這個年代,最優質的講師資源,尤其是海外留學講師。

其次,李長河選定北大的原因之二,就在於北大的圖書館,那裡面大機率有他需要的其他資料。

就拿《大國崛起》來說,李長河為什麼提前在《人民文學》提出這本書?

不是因為李長河一定要寫這本書,而是他要利用《人民文學》來打掩護,為自己佐證一份自己查閱國外資料的動機。

這個動機也許李長河用不到,但是身處這個時代,李長河喜歡未雨綢繆,讓自己的安全得到一份更多的保障。

很多人以為過去這二十年,國家一直自我封閉,對外研究很少。

但是實際上,早在五十年代,有位偉人就著重提出了研究世界經濟的意見,並得到了另一位的批准,從而成立了世界經濟研究小組。

在那個年代,這個小組的級別成員非常高,同樣也蒐集到了很多的世界經濟資料。

這些資料分作了兩份,一份在中科院,而另一份就在北大,北大由此成立了世界經濟專業,並在內部成立了專門的世界經濟科研室。

雖然後來受到了衝擊,但是這些資料卻依然存在,甚至不斷地添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