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拍完“爺爺”病逝的這一段鏡頭,郝歡眼眶溼潤了,他輕出一口氣,說著:“好,可以了!這一段拍完了。”
二老的演技,郝歡沒法評價,甚至說是沒有資格評價。
因為他們不像是在演戲,而是表達出了他們的真實情感。
或許,這個故事對他們而言特能感同身受吧?
從中午,拍到日落。
從“爺爺”病逝,拍到“奶奶”抑鬱而終,這期間,郝歡並沒有直白地拍出二老傳遞出來的愛情,但故事裡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表情動作,都傳遞著那相互攙扶,相濡以沫了幾十年的夫妻感情。
短片拍完後。
剩下的就是進行短片的後期製作了,郝歡不知道這個故事到底算不算是符合了本次【自編自導】的課題?
系統的評判標準他是不清楚的,如果按照他的標準,那麼這個故事就已經很符合課題要求了。
愛情故事,不一定是秀恩愛,撒狗糧。那種本能的關心,下意識的呵護,與子攜手,白頭到老的日常,也是愛情的象徵。
而悽美的解釋,是淒涼而又美麗的意思,這個“悽”字,更是帶有哀傷、悲苦的意味。
郝歡覺得,他爺爺奶奶之間的愛情是令人羨慕的,是很美好的。而奶奶因為思念病逝的爺爺,一年後抑鬱而終,則是淒涼的,哀傷的一種故事體現。
結束完短片的拍攝後,郝歡前往租借攝影機的公司進行短片的後期製作。
鏡頭剪輯,畫面渲染……
郝歡依然沒有進行太過繁瑣的後期處理,短片也不需要後期配音,而是用了拍攝時的原音。
當短片成功製作完成後,郝歡遞交了本次【自導自演】的功課。
系統提示音響起:
“本次【自編自導】訓練結束!”
綜合評分:86
編劇評分:90
導演評分:82
系統點評:故事劇情符合課題要求,編劇能力進步明顯。該短片故事透過女主人公面對老伴重病在床時的一系列描述,反映出了男女主人公相濡多年,不離不棄的樸素卻又令人羨慕的真摯愛情。故事的最後,女主人公因老伴的去世而抑鬱成疾,化蝶而去的悽美鏡頭是故事中最為點題的一個亮點……
這一次,系統的點評很長。故事本身獲得了系統的好評,短片的拍攝由於只花了一臺攝影機,以及沒有團隊參與制作,所以短片的質量難免有點扣分。
這正是為什麼編劇評分高達90,導演評分卻只有82分的原因。
不過這一次的評分已經足以讓郝歡感到滿足了,因為上一次【自編自導】中,編劇評分才84,導演評分也才80分,說明他並沒有止步不前,更沒有退步,而是在穩紮穩打,一邊積累著經驗,一邊進步來著。
“這次是託了爺爺奶奶的福,所以我不能因為這一次的編劇高分而沾沾自喜,以後還得多想多編,爭取成為一個編劇能力可以獲得滿分的頂級導演!”
郝歡想著,心裡又是牽掛爺爺奶奶了。他的童年,唯一覺得快樂的就是跟著爺爺奶奶回鄉下居住的那段時光,雖然時光短暫,卻充實了他的整個童年。
沒有花100萬敗家值追加本次【自編自導】的課題,郝歡選擇了退出導演訓練營。
睜開眼。
還是在飛機上,郝歡突然覺得眼睛有點朦朧,伸手一抹,才發現現實中的自己,竟然情不自禁地落淚了。
一旁,王樂欣也醒了過來,她看到了郝歡擦拭眼淚的動作,弱弱地問著:“你剛剛哭了?”
“哭毛線!”郝歡解釋道:“被風迷了眼而已!”
王樂欣疑惑地額了一聲:“這飛機上哪有風呀……”
郝歡瞪了瞪眼:“空調風不是風啊!”
“好吧……”
王樂欣看著郝歡突然解開安全帶離開座位,下意識地問了一句:“你要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