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趙姳姳這是惹了個一根筋的書呆子了。不感謝趙姳姳的好心提醒也就罷了,反倒是覺得趙姳姳是在無理取鬧了。
“相公,我們走吧,這人腦子有問題,我們不同他做生意了。”
說著,趙姳姳就拉著李如常出了雜貨鋪,又往其他鋪子裡逛去了。
雜貨鋪的那段小插曲,趙姳姳壓根沒放在心上,可李如常卻將那人記住了。
敢說他家小娘子,給他等著,不揍的你爹媽都不認識,他就不姓李了。
在太陽快下山時,趙姳姳他們才回到自己的家裡,逛了一天,趙姳姳買了不少東西,銀子估摸著花了十兩多吧。
李如常在外面將今天買的東西一一搬進屋子裡,而趙姳姳則坐在床上細細數著自己今天花了多少錢。
坐牛車是因為趕牛車的大伯今日也是有事要去鎮上,平日裡都是要一文錢一人,今天卻只收了兩文錢,回來時他們租的牛車,為了將東西都帶回來才租的,當然也是因為趙姳姳自己不想走,花了十五文錢,所以今天的車費就十七文錢。
午飯因為點的差不多都是肉,就去了二兩十文錢,主要是那道辣子雞,因為是招牌菜,它就要了九百九十九文錢。
李如常的兩套衣服是細棉布的,本來一套就要八百八十文,兩套就是一兩七百六十文錢,但是掌櫃只收了一兩五百文錢,去了毛頭。趙皙文的也是細棉布做的,但是因為是小孩子穿的,所以要比大人的便宜些,一套五百文,兩匹粗布也是五百文,所以在布鋪一共花掉了二兩五百文錢。
再零零碎碎買的作料和菜一共加起來才一兩三文錢,所以今天一天共花費的五兩五百三十文錢,哦,忘記還有三份糕點了,糕點是買的好一點的,一份就要一兩,三份一共三兩,所以今天實際上才花了八兩五百三十文,十兩銀子都不到,卻差不多買了一車子的東西回來。
突然,趙姳姳覺得在這古代,錢真的好值錢啊!
卻不想如果不是她會特殊的繡法,買了個好價錢,她哪來的錢任她這般隨意揮霍呢。
十兩啊,都是平民百姓一家子兩年的花銷了。
結果趙姳姳一天就花去了近十兩的銀子,也是她運氣好,遇上了個會疼人的李如常,不然換成旁的男子,估計早就是一頓暴打了。
“相公,你今日想吃什麼。我買了好多菜,還有條魚,不然我們來吃魚火鍋吧。”
趙姳姳數清銀子,就從睡屋出來了,而李如常也正好搬完最後一批東西。
“火鍋,那是什麼?”
李如常第一次聽到“火鍋”二字,有些新穎。
“嘿嘿,保密,反正就是好吃的,我去洗菜,就請相公幫幫人家,去給菜地澆下水,今天一天都沒澆水,應該不會都死了吧,澆完水後,還請相公幫我把魚給處理好哦。”
趙姳姳倒不是不會處理魚,而是嫌棄處理魚時,身上總要沾上一些魚腥味,得好幾天才能去掉。
趙姳姳這麼一說,李如常也沒再問了,自己的小娘子也說了,等會就能吃到,左右不過菜名吧,估計還是她自己取著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