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47章 終不似,少年遊 (3 / 5)

有一篇藤井省三為《闖關東》所撰寫評論文章《從拉丁美洲走到中國的魔幻現實主義》還被髮表在了日本知名報紙《朝日新聞》上,引起了不少日本知識分子的關注。

在這樣堅持不懈的宣傳下,《闖關東》很快就在日本的純文學受眾群體當中打響了名氣,上架首月便創下了近9000冊的銷量。

並且口碑持續發酵,在這些讀者群體當中獲得了極大的好評,進一步促進了的銷量提升。

截止北村美裕給林朝陽寫信前,河出書房首印的1.2萬冊已經售罄,第二次印刷的2萬冊已經擺到了日本各大商店的書架上。

北村美裕在信的最後對林朝陽送上了祝賀。

“《闖關東》的首印冊數在不到一個半月的時間內銷售一空,這無疑是極為成功的開篇。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部一定會創造出更加優異的成績。

感謝林桑為日本讀者帶來如此精彩絕倫的作品,希望您能夠繼續保持旺盛的創作精力,為亞細亞文壇創作出更多偉大的作品。

北村美裕敬上。”

看完了信,林朝陽又翻起了北村美裕給他寄來的包裹,裡面有一部分是熱心讀者寫給河出書房的來信。

信都是日文的,而且都是拆封過的,想來應該都是經過河出書房的篩選。

林朝陽看了看信,根本看不懂,好在北村美裕已經貼心的在每一封信裡都塞了翻譯好的小紙條。

“尊敬的林桑:

您好!我是早稻田大學文學部的大三學生,也是您的讀者。

因為被松本清張先生對您作品的高度評價所吸引,我閱讀了您的作品,並且深受感動。寫下這封信,是想向您傳達一些我透過您的作品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

讀《闖關東》的最初,我總是會將它與司馬遼太郎的大河進行比較,它們有著很多相似的特點。

比如較長的篇幅和時間跨度、歷史背景宏大等特點。

但隨著對這部的深入閱讀,我的觀點在一點點被修正。

司馬遼太郎的更像是一種歷史演義,而《闖關東》卻是一段從歷史之中擷取的片段。

它是曾經真實發生過的,有血有肉的一段歷史……”

河出書房寄來的信有十來封,因為事先翻譯好了信件內容,林朝陽很輕易的就能看明白信的內容。

這些信件清一色都是對《闖關東》和林朝陽本人的褒獎,被異國他鄉的讀者如此讚揚,還是一件很令人心情愉悅的事的。

除此之外,林朝陽還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寫這些信的讀者幾乎都是具有文學背景,或者是知識分子出身。

這說明《闖關東》出版後至少應該是受到了日本相當一部分高知分子的認可的。

翻完了讀者來信,包裹裡還有一些明信片和照片,明信片肯定是讀者送的,日本讀者最喜歡搞這套。

至於照片,也不知道北村美裕是從哪裡找到的,都是些讀者在書店購買《闖關東》,又或者是在閱讀《闖關東》的照片。

看著這些照片,林朝陽身為作家的虛榮心得到了很大的滿足。

他不得不承認,在籠絡作家這一塊,小本子的出版社確實走在了國內出版社的前面。

在國內出版社還想著用筆會圈住作家們的時候,人家已經開始施展精神層面的人文關懷了。

這手段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兒啊!

回頭得讓老李好好學學才行,有比較才有進步嘛!

晚上,從外面回來的陶玉書鄭而重之的將那些讀者明信片和照片都用相簿儲存了起來,用她的話說,“都是漂洋過海來的,禮輕情意重,很有收藏價值。”

她將那些明信片和照片都放好之後,對林朝陽說:“陳凱戈今天來找我了,說服裝城開業,燕影廠那邊的張金玲、李秀明和方舒能過來,劉曉慶3月初在美國有個活動,可能趕不上。”

林朝陽笑著說道:“老陳的面子夠大的,一下子來了三朵金花。”

七八十年代,國內的電影製片廠最喜歡用“金花”來宣傳自家演員。

燕影廠之前有“三朵金花”分別是張金玲、李秀明和劉曉慶,這兩年又多了兩朵金花張力維和方舒,並稱燕影廠五朵金花。

這五朵金花都是正當紅的電影明星,尤其是劉曉慶和方舒,這兩年風頭正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