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靳噴噴稱奇,「在商業上,香江電影領先的還是太多了。」
謝靳算是國內最早一批覺醒商業觀念和市場經濟意識的導演,他對於文藝界只能靠國家撥款的現狀不滿。
認為文藝界的人應該改變觀念,建立商品經濟的意識,多次在媒體和公開場合呼籲過,可惜沒什麼卵用。
「照美國還是差得遠,還得努力。」陶玉書說。
聊完了電影版權的運營情況,陶玉書叫來了財務,黑色的皮箱沉甸甸的落在桌子上。
陶玉書直接讓人開啟了皮箱,一整箱八卦紅映入眼簾,謝靳不由得瞳孔微縮,呼吸一滯。
「《赤壁大戰》給林氏賺了大錢,大家都有份,這份是你的。」陶玉書說道。
謝靳眼中閃過心動之色,但很快又恢復了清明,「我的酬勞已經拿過了,這不合適。」
謝靳是巨星影業的負責人,巨星影業是《赤壁大戰》的投資方之一,謝靳自然要避嫌。
「我說合適就合適,這個屬於紅包,別人說不出什麼來。」
謝靳還是搖了搖頭,「公司賺的已經夠多了,這份紅包———”」
他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說道:「就算了吧。」
《赤壁大戰》投資方有四家,分別是林氏影業、香江年代影業、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滬上巨星影業公司。
因為投資方眾多,合同也相對複雜,總結而言,林氏影業因為佔據了投資的大頭、製作團隊和海外發行渠道優勢,佔據了電影收益的近八成。
剩下的兩成才由年代影業、合拍公司和巨星影業分潤,可即便如此,也已經讓幾家公司大賺特賺。
巨星影業當初在《赤壁大戰》上投資了200萬人民幣,獲得近550萬人民幣的回報。
這個數字對於林氏影業不起眼,但對於巨星影業、對於滬影廠來說卻是天降甘霖。
國內的電影製片廠投資電影,從來都是虧錢的,可巨星影業投資《赤壁大戰》卻大賺了一筆。
在國內電影界絕對要算鳳毛麟角了,這段時間滬影廠上下為之振奮,感覺找到了市場化道路的捷徑。
「公司是公司,個人是個人。若是按照林氏影業的規矩,你要拿的比這還要多。
就是因為你的情況特殊,我才說這是紅包。
你常年在外拍戲,這些錢就當是給家裡人改善一下生活條件。」
提到家裡人,謝靳沉默了。
不誇張的說,他在電影事業上所取得的成就站在了這個國家乃至亞洲的頂端,但這背後卻是長久以來對家人的忽略和虧欠。
他和妻子育有三子一女,除了大兒子身體健康,剩下的三個子女在智力上都有些缺陷。
多年來謝靳收入不菲,可家裡的經濟情況卻始終不樂觀。
《赤壁大戰》拍攝期間,兒子阿三去世,他也僅僅是停工了三天。
陶玉書提到家人,見謝靳沉默不語,她說:「這樣吧,我給你們廠裡打個電話,說明一下情況,就說是我們林氏影業對你的特別獎勵。
《赤壁大戰》光是票房為我們公司賺了三個億港元,特別獎勵一下你這個勞苦功高的導演,誰也說不出什麼來。」
陶玉書的安排周到的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謝靳最終朝她和林朝陽拱了拱手「那我就愧領了!」
「別有壓力。林氏的規矩你又不是不瞭解,只要電影大賣,導演、編劇和主演這些主創每個人都少不了分紅。
老陳家小子拍了一部《霸王別姬》,拿的錢比你多多了。
你這個當叔叔的還得努力才行。」
林朝陽的打趣讓辦公室內的氣氛輕鬆了下來,謝靳也放下了心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