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547章 名家雲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47章 名家雲集 (2 / 5)

「唔———」林朝陽想了想,「剩下的就是採風,實地瞭解了,還是等你安排好再說吧。”

「好。」

翌日上午,林朝陽來到了位於曼哈頓聯合廣場的巴恩斯·諾布林書店。

這家書店規模很大,佔地面積達到了驚人的1.4萬平方米,是書店行業少有的「巨無霸」。

從外表看,它更像是一家圖書館。

巴恩斯·諾布林書店隸屬於巴恩斯·諾布林書店公司,早在七十年代,這家連鎖書店公司就率先採用打折促銷、電視廣告等人們聞所未聞的促銷手段進行圖書銷售,引起了行業震動。

到八十年代末,巴恩斯·諾布林書店公司開始打造大型自選書店的概念,將原本人們印象中小書店擴充套件成為如同圖書館一般的雄偉建築。

曼哈頓聯合廣場前的這家書店才剛剛開業不久,上下共四層,每一層都被書籍填滿,讓人眼花繚亂。

據店長勞倫斯介紹,這裡的書架長度加在一起達到了驚人的20公里。

雖然強調這種無聊的資料顯得有些滑稽,但不得不承認,它在營銷上確實起到了頭作用。

至少作為圖書管理員出身的林朝陽,就很有興趣在裡面逛一逛。

今天是週六,巴恩斯·諾布林書店內讀者眾多。

當然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奔著林朝陽來的,他的讀者見面會今天在這裡舉辦。

讀者見面會的主持人是由蘆安·瓦爾特客串的,嘉賓則是美國出版界的傳奇編輯羅伯特·戈特利布。

作為編輯,羅伯特·戈特利布在大眾當中名聲不顯,但在美國出版界卻聲名顯赫。

他一手挖掘和培養了約瑟夫·海勒、託妮·莫里森、約翰·奇弗、.奈保爾、多麗絲·萊辛、邁克爾·克萊頓、約翰·勒卡雷、安東尼·弗雷澤等諸多美國著名作家。

其中多人都獲得過普利策獎和諾貝爾獎的肯定。

1960年羅伯特·戈特利布所在的克諾夫書局被蘭登書屋收購,他也順理成章的成為了蘭登書屋的一員。

到87年,羅伯特·戈特利布受薩繆爾·紐豪斯的邀請到《紐約客》擔任總編,但依舊保留了蘭登書屋編輯顧問的身份。

讀者見面會來的人不少,至少不比美國的一些暢銷書作家辦的見面會來人少,看起來至少有一百多人。

林朝陽還在其中看到了幾個熟面孔,是那些哥大的留學生,他們今天特地來給林朝陽捧場。

見面會開始後,蘆安·瓦爾特簡單的串場後就是林朝陽和羅伯特·戈特利布的對談。

兩人一個作家、一個編輯,對談的話題自然離不開創作。

羅伯特·戈特利布一眼看上去就是典型的白人精英,在對談時表現的也很強勢。

林朝陽與他恰恰相反,表現的有些溫吞,但每一句話都能說到點子上。

「林,你的作品我只看過《楚門的世界》,我看蘭登書屋給我的履歷上,說你至今已經寫了超過10部長篇。

以你的年紀,這真難以想象!」

羅伯特·戈特利布的話中藏著一絲質疑,他又問:「能談談你創作的秘訣嗎?要知道你這樣的產量和效率,在作家當中可是不多見的。」

林朝陽臉色輕鬆,「秘訣?如果說有秘訣,那只有一樣。」

「什麼?」

「筆耕不輟。」林朝陽丟擲一個短句。

進而又說道:「我們中國有一句話叫天道酬勤。很多人把文學創作當成搞藝術,文學當然是藝術,但在它還未成為藝術之前,首先是努力和技術的堆疊。」

「很多初入這行的人總把靈感看得太重,靈感這玩意兒大概只相當於火花,

你不儲備足夠的燃料,是無法點燃創作的熊熊烈火併持之以恆的燃燒下去的。」

「當作家從來不是一件舒坦的事,我們要和世界較勁、和自己較勁,每一部傑作誕生的背後,都是作家彈精竭慮的結晶。’

「想要輕輕鬆鬆的寫出好東西,那隻存在於無聊的幻想中。」

林朝陽回答的很認真,他對於創作的嚴謹態度贏得了戈特利布的讚賞。

戈特利布這人從年輕時就是個工作狂,在它的字典裡從來沒有下班或者休假一說。

過去近四十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完全的放假僅有不到10天時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