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種人道洪流遺毒的論調,林朝陽較真就輸了,反而給了對方拉扯的機會,無視是最好的選擇。
這種人和這種構陷方式,終究是要被掃入歷史垃圾堆的。
但不管怎麼說,《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在國內所引發的影響,並不比在美國的小。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除了有本身質量過硬的原因,和文化界熱烈的討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媒體的跟風。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在美國所引發的熱議和歡迎,讓許多國內媒體直接高潮了,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這種事在國人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媒體行業更是如此。
改革開放以來,許多國內的媒體已經完全進化成了西方權威媒體的應聲蟲,
西方權威媒體放個屁,他都得說是香的。
《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在美國大受歡迎,並且登上了各大主流媒體的版面,
這如何能不讓媒體們興奮、激動、手舞足蹈?
在二十世紀,媒體無冕之王的稱呼早已被印證過無數次。
有全國幾十、上百家媒體的不斷報道和追捧,《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名字在過去半年裡響徹了中國文化界。
出眾的質量、媒體的熱捧、獵奇元素——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讓《達拉斯買傢俱樂部》在國內的銷量創下了林朝陽從業以來的新紀錄。
上市首月銷量破70萬冊,半年累計銷量284萬冊,勢頭之猛,罕見之極。
「怎麼從哪兒都能拐到我身上?沒事掛了!」
林朝陽現在對催稿已經有了應激反應,不給李拓再絮叻的機會,直接結束通話了電話。
然後他看了一眼時間,收拾收拾出了門。
來到半島酒店的咖啡廳,林朝陽目光掃視了一圈,朝站在落地玻璃前的斯科特·魯丁招了招手。
「林,這位是馬丁,這位是保羅。」
林朝陽今天跑到半島酒店不是為了喝咖啡,而是見《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幾位主創,製片人斯科特·魯丁、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和編劇保羅·施拉德。
在好萊塢,再大牌的作家也很難讓一部電影的主創們不遠萬里親自登門,更何況這三人在好萊塢都屬於「腕兒」一級的人物。
斯科特·魯丁和馬丁·斯科塞斯不用說了,保羅·施拉德早年是馬丁·斯科塞斯的金牌搭檔,助他邁上人生巔峰的《計程車司機》和《憤怒的公牛》就出自於保羅·施拉德之手。
不過前些年保羅·施拉德已經轉行當了導演,很少為其他導演寫劇本了,這次他是應馬丁·斯科塞斯的邀請加入的。
林朝陽不同於一般的原著作家,不僅是因為他的作品更受歡迎、在美國名望更隆重,還因為他是《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藝術顧問。
當然了,最主要的是,他還是《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金主之一。
準確點來說,金主是他老婆。
早在林朝陽同意《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改編時,他就向斯科特·魯丁提出過要求,劇本改編內容和主要演員的人選必須要經過他的同意。
這幾年他自己的作品改編,他已經很少深度參與了。
主要是懶得操心,主打一個鹹魚。
而他之所以會在《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的改編上如此要求,並不是想攬權,
只是基於和羅恩·伍德魯夫的默契。
別人家人都沒了,不能發聲了,還要被扭曲著消費一把。
馬丁·斯科塞斯對《達拉斯買傢俱樂部》這部電影十分重視。
本來他今年正在籌備《純真年代》,這部電影改編自美國女作家伊迪絲·華頓的同名,講述了發生於1870年代紐約上流社會的三角戀情。
這部電影的擬邀請陣容很強大,丹尼爾·劉易斯、米歇爾·菲佛、薇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