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糖遊戲成立不過三年半,員工人數還不到200人,去年的淨利在4500萬港元左右,5.8億港元的估值明顯溢價偏高,合理的價格應該4~4.5億港元左右。
多出來的一個多億溢價其實是為砂糖遊戲旗下幾款遊戲的IP影響力在付費。
前年《軒轅劍》發行上市,當年銷量破15萬套,累計至今銷量已破19.4萬套今年4月,《軒轅劍2:神魔亂兮英雄出》發售,延續了第一部的火熱勢頭,
上市首月銷量破10萬套,到目前為止累計銷量達到了22.7萬套。
還有《仙劍奇俠傳》這款爆款遊戲,受原著漫畫的加持,去年面世後大受歡迎,取得了38萬套的驚人成績。
另外砂糖遊戲起家的休閒類策略遊戲《大富翁》也已經出了兩代,合計銷量5.5萬套。
擁有《大富翁》《軒轅劍》和《仙劍奇俠傳》三款遊戲,砂糖遊戲的基本盤固若金湯,哪怕以後不思進取,光是吃老本也能吃幾年。
不過林太是個體面人,不能吃相太難看,收購採用的是50%現金加50%股票。
砂糖遊戲原本的股權比例是陶玉墨:陶玉書:玉郎機構=50%:40%:10%。
因為是100%股權收購,玉郎機構需要付出5.22億,其中現金2.61億港元,股票2.61億。
收購用的股票是增發而來,理論上玉郎機構付出的只有一筆融資費用,實際支付不到2.9港元。
公司股票增發,各股東的持股比例也會相應下降,但因為是自己左手倒右手陶玉書對玉郎機構的持股比例只下降了1個點,換來的卻是近1.2億的現金。
另外,陶玉墨也拿到了玉郎機構的3.5%的股權。
這樣一來,陶玉書能控制的玉郎機構股權再度恢復到67%以上,對公司控制力反倒比之前更強了。
姐妹倆付出的無非是砂糖遊戲的股權,可問題是砂糖遊戲依舊在姐妹倆的控制下,只不過換了個名頭而已,這就是資本運作的妙處。
砂糖遊戲成立三年多以來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了香江乃至整個華語世界獨一檔的遊戲公司。
玉郎機構早前便對砂糖遊戲有過戰略投資,砂糖遊戲這兩年發展的風生水起,對玉郎機構的股價也起到了一些提振作用。
這次宣佈收購訊息後,頓時引發了市場的強烈反響。
玉郎機構這兩年在本業穩健發展的同時,不斷向動畫、遊戲和版權衍生領域伸出觸角,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
如今又要將砂糖遊戲這麼一家前景大好的遊戲公司收入囊中,股票立刻引來了投資者們的熱烈追捧。
訊息釋出當天,公司股價受到利好,應聲而漲。
之後的三四天裡,股價先漲後跌,最後穩定下來,玉郎機構的市值也成功突破50億港元大關。
砂糖遊戲屬於新興的電子遊戲產業,並且這幾年的發展有目共睹,佳作頻出,玉郎機構將其收購到旗下,可以加強未來公司業務之間的聯動,前景光明。
股價和市值創下新高,充分證明了市場和投資者們對這次收購案的認可。
才成立了不到四年,公司估值就接近6億港元,收購之後,僅僅是到手的現金就有1.4億港元,陶玉墨最近春風得意馬蹄疾。
當然了,忙也是真的忙,幾個億的收購案,雖然是自己家左手倒右手,但程式還是正規的。
她作為被收購方,得配合玉郎機構履行一系列盡調工作。
「你這才哪兒到哪兒,以後玉郎機構要交給你,還得更忙。」陶玉書說。
「我才不像你那樣,什麼事都喜歡管。當老闆的把活都幹了,手底下混飯吃嗎?
活都交給他們就好了,幹得好就幹,幹不好就滾蛋!」
當了幾年老闆,陶玉墨已經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黑心資本家。
陶玉書張嘴剛想「言傳身教」一下,可轉念一想,她以後接班公司了,總不可能事事還聽自己的。
便歇了說教的念頭,轉而換了個輕鬆的話題。
「收購之後一個多億到手了,打算做什麼?」
聽到這話,陶玉墨的臉笑的像朵菊花,
一想到馬上就要拿到1.4億港元,她就有種想蹦起來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