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565章 舉手之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65章 舉手之勞 (1 / 5)

陶家書香門第,對於子女後代的教育比較嚴格,就算求學時表現最差的陶玉成,好列也是中戲畢業。

在學校混了這麼多年,教學和學術水平也就那樣,但也沒耽誤他評職稱,現在已經是副教授了。

大舅哥能評上這個職稱,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人緣好,愛請客吃飯。

要說中戲的老師們誰的業務水平高,大家多少得謙讓謙讓。可要說誰請客最大方,他戲文系陶玉成稱第二,沒人敢搶這個第一。

第二個原因,就是這些年林氏影業跟內地的製片廠合作了不少電影,靠看跟陶玉書的兄妹關係,陶玉成沒少在中戲乃至燕京電影圈露臉。

也就是他這人太沒事業心,要不然憑著陶玉書的這層關係,院長誇張了一點,但一個系主任肯定綽綽有餘。

不過對天舅哥的這個「副教授」,林朝陽內心頗有微詞,不為別的,他就是為國內的教育事業感到擔憂。

好列像大舅哥這樣的鹹魚終究是不多的。

陶希武今年高二,不僅在學業上有乃父之風,連性格也頗為相似。

平時在家裡沒少受打擊,可壓根不在乎。

當然了,家裡人也就是嘴上說說,沒人真逼著他如何如何。

以陶家現在的條件,陶希武的學習成績好壞並不重要,大家只是希望他能夠上進一點。

「矣,朝陽,最近的新聞你們看了沒?」陶玉成問。

「什麼新聞?」

「還能有什麼新聞?老人家南下啊!」

陶玉成說起這個話題,眼中放著光,看起來有些興奮。

最近這些天,老人家一路南下。

武昌、深圳、珠海、滬上,走一路、看一路、談一路,透露出來的資訊量也越來越大,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矚目。

「看來這次ZY真是下決心了,把重點徹底放在經濟建設上,我們身邊有不少人現在都準備要下海。」

老人家南下對於改革開放的重要性無需多言,改革開放後,國內有三次下海熱潮,分別在84年、87年、92年,這三個時間點都與政策風向的變化息息相關。

92年這一茬下海潮,還誕生了後世赫赫有名的「92派」。

據後世的調查資料,1992年前後僅LN省一省之內就有3.5萬名官員辭職下海,當年度全國至少有10萬幹部下海經商。

「你也要下海?」聽著大哥的口風,陶玉書問。

「怎麼了?我不能下海?」

陶玉成看著妹妹的表情,感覺自己被人小瞧了。

‘不是你不能下海。而是家裡已經有嫂子下海了,沒必要倆人都下海。

大嫂在外經商,你在單位工作,這樣更保險一點。」

晚輩在眼前,大哥又是奔50的人了,因而陶玉書的話很有技巧。

陶玉成神色和緩了些,然後說道:「我這回找的生意肯定沒問題。」

他信心滿滿,言之鑿鑿,令陶玉書不禁好奇,「什麼生意?」

「中關村,賣BP機!」

自八十年代中期,以中關村第一人陳春先為代表的一批科研人員紛紛下海創辦科技企業以來,中關村逐漸興旺起來,形成了中關村電子一條街,誕生了上千家高科技企業。

不過這其中多數公司都是皮包公司,乾的都是倒買倒賣的生意。

「BP機?你懂嗎?」

做生意做生不如做熟,陶玉書聽了大哥的想法,第一反應是反對。

「我懂不懂不重要,我能進到貨,也有人來買貨,這不就成了嘛。

一臺BP機進價2500,我賣3000,轉手就賺500元!

漢顯的,今年剛研究出來,根本不愁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