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等她看到報紙上的內容,臉色頓時凝重起來。
明報企業20億報價收購衛星電視?
《信報》的新聞說的有鼻子有眼,連許靄儀都忍不住狐疑了起來,可她好歹也是明報集團的高層管理,這麼大的訊息,她沒理由不知道。
再說了,明報企業自己就是搞新聞的,真要是要收購衛星電視,這麼大的新聞還輪得到《信報》蹭熱度?
估計八成是《信報》不知道從哪打聽來的小道訊息,也不加求證就敢往報上登。
這兩年報業競爭越發激烈,為了頭條和銷量,大家都不容易啊!
許靄儀正感嘆的功夫,就見金庸自電梯下來。
「查先生!」
辦公室內響起一片問好之聲,金庸一一點頭回應。
明報企業的控制權現在雖然在陶玉書手裡,但當初在收購之時,金庸和陶玉書達成過君子協定。
他將繼續擔任明報企業名義上的董事長三年時間,幫助公司內部穩定軍心。
因此他現在依舊每天都到公司來,只不過大量的工作已經不親自過問了。
路過許靄儀,金庸和她打了個招呼,正要進入辦公室,許靄儀卻叫住了他。
「怎麼了?」
走進辦公室,金庸問跟進來的許靄儀。
「《信報》的新聞說,我們有意收購和記黃埔的衛星電視。」
金庸將外套脫下,掛到衣架上,「這件事啊·——”
「還沒談好——”」
金庸還沒來得及說下去,許靄儀急切的問道:「真的要收購?怎麼一點風聲都沒有?還是《信報》先得到的訊息?好列我們自己也是做新聞的!」
她的責怪之情溢於言表,但金庸並未在意,兩人已經是三十多年的老同事了。
「你誤會了。不是我們收購,而是我們和林氏影業共同收購,林氏為主。」
「啊!」
短促的呼聲充滿了驚,充分說明了許靄儀此刻的意外。
「林氏為主?電視是新聞傳媒,要收購也應該是以我們為主來收購才對。」
金庸笑了笑,其實他在聽陶玉書說起這個決定時,也是這個反應,可經過陶玉書一番解釋後,他就明白了。
「電視是傳媒,但它不僅有新聞屬性,更是文化產業。
我們明報企業專注於新聞,你能找到幾個電視人才?」
聽到這話,許靄儀啞口無言。
正所謂術業有專攻,明報企業做的是報刊不假,電視臺有新聞節目或者新聞臺也不假,但一家電視臺不可能只有新聞內容。
對於大多數電視臺來說,新聞內容的比重並不高。
反倒是林氏影業,因為是做電影起家,天然與電視內容產業有一定的契合性,收購、經營反而要更容易一些,
以後即便要做新聞,大不了從明報企業這邊內部流動一些人才過去就好了。
有了金庸的提點,許靄儀一下子想通了問題的關鍵。
「原來是這樣。」
金庸說道:「本來這件事還在談,估計《信報》應該是從和記黃埔那邊得到了點訊息,迫不及待的就報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