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成想,七月的第三個週五,玉郎機構對外宣佈了定向增發新股計劃。
本次增發股票數量佔據總股本15%,這些股票除了設立期權池獎勵員工之外,
其他均為定向增發,而非面向公眾募資。
如此一來避免了利空自家股票,玉郎機構也順利融得了近億港元的資金。
這兩年玉郎機構雖然投資策略激進了一點,但本業的發展勢頭一直保持良好,穩中有進,其實也不差這點資金。
玉郎機構新股定向增發的物件包括了東亞銀行丶tvb等三家公司,其中東亞銀行的投資屬於投桃報李,另外兩家公司則是戰略投資,為玉郎機構旗下的動漫產品擴充套件發行渠道。
這番操作既解決了大股東持股比例集中的問題,又引入了強力股東。
玉郎機構的公告發布當天,股價應聲而漲,截止當天收盤,股價大漲34%,市值直接突破了10億港元大關。
林氏影業作為玉郎機構的大股東,在增發股票之前,持股比例超過八成,價值5.7億港元。
增發股票後,持股比例降為七成左右,股票價值不僅沒降低,反而暴增到了7
億港元。
這便是資本運作的妙處!
看著報紙封面上媳婦意氣風發的照片,林朝陽感覺他那點小金庫瞬間不香了。
苦哈哈的碼字,果然沒有錢生錢來的快!
這日午後,林朝陽家中來了幾位客人,打頭的是董橋這位老熟人,跟在他身後的是一對年過七旬的老夫婦。
「夏先生,好久不見了!」
「林女士,您好!」
這對老夫妻正是灣島的夏承楹與林海音夫妻二人。
早在去年,林海音便託董橋帶話,希望能夠將林朝陽的作品引入灣島。
結果年初林朝陽在內地待了幾個月,始終未見回香江,這件事便一直拖了下來。
林朝陽早年便與夏承楹見過,當年夏承楹隨香江中文大學的學生代表團訪問燕京,與當時在燕大圖書館當圖書管理員的林朝陽相談甚歡。
《梵谷之死》最早引進香江,就是由他主導的。
今天再次見面,自有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悅。
見面寒暄了兩句,林朝陽客套的說:「應該是由我去拜訪二位才對。」
林海音笑道:「林生過謙了。您海外獲獎,大大的為我們國人爭光,我來上門才算表示誠意。」
一番謙辭客套後,林朝陽先與林海音夫妻倆聊了些家常。
夏承楹出身燕京官宦人家,早年父親夏仁虎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讀的是燕師大的前身北平師範大學,說起來還是陶玉書的校友。
林海音幼年時隨父母遷居燕京,直到48年才回灣島,對燕京同樣有著樸素而深厚的情感。
「燕京城現在變化不小,不過主要是在二環外。南柳巷還在,家父在那裡還買過一處院子,大致應該與以前是一樣的。」
林海音小時候住在曾在椿樹衚衕的福建永春會館和虎坊橋大街的廣東蕉嶺會館暫居住過,住的最長的是現西城區琉璃廠西街西口的南柳巷。
現如今福建永春會館和廣東蕉嶺會館早已物是人非,只有南柳巷的四合院仍健在。
問起兒時舊事,聽著林朝陽的講述,林海音臉上難掩曦噓。
「我小時候最喜歡吃幹饅頭蘸白糖還有吃炸醬麵,熱乎乎的豆汁兒一頓能喝上三大碗。
當時我媽媽很不能理解,總是皺著眉說:
這乾巴巴的怎麼咽得下去?
那硬邦邦的粗麵怎麼嚼得動?
豆汁兒簡直像水!
她是土生土長的灣島人,卻生了我這麼個燕京胃。」
林海音說著話,臉上流露著緬懷之色,林朝陽面露微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