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文豪1978> 第530章 傳播業第一股(感謝躍馬天山的盟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30章 傳播業第一股(感謝躍馬天山的盟主) (4 / 5)

每天早上8點,她會準時出現在公司大樓裡,職員們見面會以「林太」來稱呼她。

中國人並不冠夫姓在前,這是香江人獨有的習慣,陶對此並不排斥,反而很高興,她說她的成功離不開丈夫的支援。

她特意強調,這並不是中國人的謙虛習慣,而是事實。

陶的丈夫是家,曾獲得過法國勒諾多文學獎,作品暢銷世界各國,也包括美國,她對此深感驕傲。

工作中的她深陷各種事務,電影、漫畫、遊戲、新聞、出版———

在這些繁雜的工作中,她總能輕而易舉的理出頭緒,並做出決斷。

頭腦清醒而理智,充滿了活力與幹勁,和太過優秀的同事一起工作,總是一件令人很有壓力的事,這是陶的下屬們的感受。

通常,陶會在晚上8點前下班,這是她和丈夫的約定。

她說自己經常會因為太過投入工作而忽略了陪伴家人,她對此有些內疚,但很難改變,幸好家人們都很理解她。

從英皇道到深水灣有11公里,路過7個紅綠燈,陶說她除了過年,她每年的大部分時間都通勤於這條路上。

深水灣道75號是陶和丈夫林在去年購入的別墅,這周圍的別墅群在七十年代之前並不起眼,後來住在這裡的李嘉誠成為了香江首富,這裡才成了香江富人們爭相購買的熱門豪宅區。

筆者和陶回到家時,林已經準備了一桌美食。她說這是她家的傳統,每當有客人登門,丈夫就會下廚,展示一下他的絕活。

好吧,我承認,他的手藝確實不錯,讓我想起巴黎七區的馬克思咖啡館,那是巴黎最棒的餐廳。

溫柔又有才華的丈夫,可愛的兒女,事業有成,美貌而智慧,當筆者將這些要素羅列到筆記本上時,不禁有些失神。

在筆者採訪的上百位物件當中,陶也許不是最富有的企業家,但她一定是最成功的、最幸福的《華爾街日報(亞洲版)》對陶玉書的採訪被放在了報紙的頭版,《亞洲女性的新時代典範深度訪問明報企業掌舵人陶玉書》一文佔據了幾乎一整版的位置。

記者克洛伊·納爾遜在導言部分對陶玉書不吝讚美,訪問部分也閃耀著雙方智慧的交鋒。

在文章最後克洛伊·納爾遜更是再次提到了《華爾街日報》對陶玉書的美譽。

「陶說明報企業的未來不止於香江,這是她作為掌舵人對企業的信心,並且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資本市場的認可。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要把‘香江傳媒女王」的前面的冠詞換成‘亞洲」。」

《華爾街日報(亞洲版)》是陶玉書第一次接受擁有國際影響力的媒體採訪,這篇採訪文章對她的評價也很高。

文章發表之後,很快便在香江地區乃至亞洲各個國家、地區的商業界、媒體領域引起了一定的反響,這也算是陶玉書的名字第一次如此大範圍的流傳於亞洲社會。

熱熱鬧鬧的5月,陶玉書成了電視、報紙的香饒,連篇累讀的報道持續了半個月才消停下來。

到了6月,外界對她的關注已經徹底散去,做企業不是做明星,老闆不能永遠站到臺前,陶玉書深刻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月第二屆莊重文文學獎的評獎結果公佈,在國內文學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爭議主要是集中在最佳長篇的評選上,這屆的最佳長篇頒給了梁曉聲的《雪城》。

這部講述的是一群經歷上山下鄉運動的知青們在返城後面臨的來自精神、物質等多方面的壓力和挑戰,並描寫了他們在融入城市的過程中歷經的各種艱辛。

梁曉聲的創作風格在火熱、躁動、浮誇的八十年代是十分另類的,多少還帶了點土氣。

別人寫傷痕文學控訴人道洪流的殘暴與泯滅人性時,他卻把知青文學寫出了一種革命氣息,熱情如火,光榮神聖。

在大家為各種文學思潮、流派而爭論不休的時候,他還在堅持著寫樸素的現實主義。

《雪城》是梁曉聲第一部長篇作品,放在當代文學作品當中不算是第一流的作品,甚至在二流裡也不算拔尖的。

但架不住這兩年國內長篇的創作整體疲軟,反而顯得它出類拔萃了。

自古以來文無第一,文學界對於《雪城》的獲獎議論紛紛其實跟前年《平凡的世界》得獎沒太大區別。

不同的是,當時評獎有林朝陽壓陣。

《平凡的世界》得獎有爭議,林朝陽一句「評獎哪能怕爭議」,大家立刻把心放到了肚子裡。

今年林朝陽沒參與評獎,甚至連頒獎禮都未出席,風波一起,很多人便開始搖擺起來。

莊重文文學獎是林朝陽一手辦起來的獎項,第一屆的時候聲勢浩大,隱隱有與茅盾文學獎並肩的姿態。

結果到了第二屆,林朝陽這個發起者竟然全程沒參與。

不僅是評獎沒參與,連組織籌備和頒獎都沒參與,這不得不讓大家感到懷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